11月4日,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和网络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公司亮相于第十三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CREC2021),向现场与会者展示了面向未来的智能光储系统,受到业界同仁的关注。
在此,笔者总结了作为全球落地与运行最早,且交易最为活跃的欧盟碳市场的10大经验,以期能对中国碳市场后续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经验之一:划段而治,步步为营。
面向未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推进环保产业提质增效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近日,多个部门频频发声,谋划环保产业投资发展新空间,业内也在加紧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能源和粮食是支撑人类生存的根本,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如果不进行能源变革,全球碳中和根本无从谈起,而碳排放关注到地球的生存环境,传统能源支撑起来的工业体系,在碳中和的要求下,必然会出现历史性的改变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经过努力,我们成功研发出了适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的无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今天新项目量产下线,大家辛苦了!”
雒容汽车物流基地里停满等待远行的柳产汽车。柳东新区一家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检查即将外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载着汽车零部件的火车从雒容汽车物流基地旁驶过。
“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随后演讲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下滑,但全年产销仍超过12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电动汽车正处于渗透率从10%左右开始加速的起点,爆款引领,需求持续,小动力更是给力助攻;储能电池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的大幅增长,刚性配套,需求较大且持续。
2020-11-12 09:03:53 金融界受到全球脱碳化趋势加强影响,东芝将撤出新建煤炭火力发电站的业务。把业务重心转移至可再生能源,到2022年度向该领域投入1600亿日元。
一方面,碳中和始于环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治理是经济高质量增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碳中和的主要抓手是能源结构调整,即建设以清洁电力为主体的能源系统。
伏曦组件2023年产能将达15GW东方日升副总裁伍学纲在发布会开场致辞中表示,当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和零碳目标。
据此,占世界GDP总量75%和碳排放总量65%的国家纷纷提出了碳排放远景目标。可以说,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新入场券,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基石。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