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合纵连横 | 耗时 15 ms

2024年柳州市企业家学法暨民营企业清廉规建设活动启动会召开

8月29日上午,柳州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企业家学法暨民营企业清廉规建设活动启动会活动在科创大厦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

全市制造业产品质量格率广西第一

至此,柳州已续3年获得A级等次。

关于印发《推动校企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作模式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校企作环境,我局结实际制定了《推动校企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以美食为媒赋能融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9月26日,“吃海鲜,到湛江”柳州专场推介活动在我市举办,搭建起跨省饮食文化交流平台,赋能两地餐饮行业融发展。

还是变法图强?论光伏行业博弈格局

硅料端希望通过硅料厂商之间的“”谋求尽可能长时间的维持当前的硅料价格,尽可能获取超常规的利润。2.

2021-12-20

“一碗粉”串起长链条 推动一产“接二三”

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日来,我市一家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企业负责人蒙李正和同事加班到凌晨,将农户夜里送来的新鲜豆角及时进行腌制。

隆基年度关键词:

深通作共赢道理的隆基,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围绕着自己产业链的上下游,与众多企业展开了深度作。这让隆基不仅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同样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同。

2021-01-08

加速人才培育 推动产教融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9月5日,上汽通用五菱武汉研究院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揭牌,助力企业打通异地聚才、引才、用才的新路径,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发展。

海内外豫商来桂寻作谋发展

“希望广大豫商与广西加强沟通交流,聚焦项目对接,争取更多作项目落地生根,共同推动豫桂两地作与发展。”

35个作项目总投资额约143.97亿元

晚报讯 9月23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举办之际,我市在柳召开2024中国—东盟柳州市投资作洽谈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市长张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

35个作项目总投资额约143.97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9月23日,在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举办之际,我市在柳召开2024中国—东盟柳州市投资作洽谈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

国际最高标准 成功开拓国际市场

2021年10月,柳钢集团与一家技术公司作启动稀有气体提取与精制项目,提取精制氪气、氙气、氖气、氦气及高纯氧。其中,氖气纯度可达99.9999%,符国际最高标准。

关于2024年自治区创新联体组建申报的通知

原则上一个牵头单位仅限牵头组建一个创新联体。牵头单位是创新联体的责任单位,对创新联体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负总责。(三)参与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

五问+一图,读懂《中外中小企业作区管理暂行办法》

《“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新设立一批中外中小企业作区,进一步发挥作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

借鉴柳州螺蛳粉发展模式 深入推进一产“接二三”

张壮指出,近年来,柳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紧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发展战略,聚焦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发展,大力发展“柳字号”特色农业产业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联体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创新联体是指按照自愿和市场化原则,由创新资源整能力强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作组织。

关于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格提名成果的公示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格提名成果的公示(桂科奖办发〔2024〕9号)根据《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我办组织专家对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提名成果进行了形式审查

关于公布柳州市2023年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利用评价结果的通知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柳州市2023年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利用评价结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桂工信节能〔2019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管函〔2024〕3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外中小企业作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六条 申报作区须符《中外中小企业作区认定标准》(见附件),在发展规划、开放作水平、创新能力、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且作区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