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产业未来将形成至少万亿产值的产业群,重卡将是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同时,氢能产业存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高、关键核心技术待突破和管理制度需创新等亟待破解的问题。
这份分析报告由帝国理工学院为能源巨头Drax的《能源观察》(energy Insights)撰写。报告指出,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发电的增长,日本将不得不将其储能容量提高10倍。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让能源革命有了清晰明确的发展路线图,也给能源转型设定了总体时间表,能源结构转型需加速向前推进。作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的发展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日益迫切的需求。
2019-08-29 10:07:02 储能100人比亚迪储能的预判与攻略。当今的中国储能,正值起落无常的风云时刻。作为电池龙头公司之一,比亚迪的储能主阵地,却是在海外市场。
众所周知,碳纤维很轻,还可以用来制造各种东西,包括汽车车身。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其公司的电池日(Battery Day)上宣布,他们打算把电池置于汽车底盘内。
各设区市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的设区市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2019-06-11 11:25:16 文汇报上海正在加快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将以拟开发利用为住宅、商业、学校、医疗、养老场所的污染场地作为重点,有序推进污染场治理修复,重点实施南大、桃浦等污染治理
近期国家能源局专门把地热能应用提上了快车道:其官网于今年9月10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
8月25日至26日,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柳州五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数控技能人才提升培训班在五菱工匠孵化基地举办,活动吸引30多名中小企业铣工参与。
紧紧围绕我市“5+5”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科研、学科和人才等资源优势和企事业单位政策、资金、设备和技术等优势,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集聚、整合与共享,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校地共赢发展。
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合创新资源,解决技术创新难题,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2019-07-05 10:49:17 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孟凡君 无论近期全国各地政策规划的相继出台,还是二级市场相关概念的持续爆发,氢能作为一个新的风口,正在受到能源市场的热捧
到2023年底,一批惠企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各类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3〕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厅(委、局)、能源行业主管部门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组成部分,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综合表现,其技术路线的争论一直存在,究竟哪种电池更适合当前的纯电动车,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2020年年底和十四五收官之际,各地节能减排指标限制了发电量,并和提前到来的寒潮撞车了。近日,国家发改委的一则官宣新闻,让各地缺电的原因终于实锤。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