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期基于硅烷流化床法技术的颗粒硅大规模量产,再次引发了市场热议。有媒体将其称为“黑科技”,认为颗粒硅技术可能颠覆目前多晶硅领域的生产供应格局。
1-10 月国内光伏累计新增装机58.24GW,同比+99%。我们统计1-11 月中旬国内光伏组件招标量已经达到115GW,体现出今年电企央企强烈的地面电站开发诉求。
在光伏产业链中,硅片作为下游电池、组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与硅料是产业链中议价能力最强的两个环节。
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显著扩大。科技部在国家科技计划中优先部署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截至 “十二五”末期投入中央财政经费逾23亿元。
从产品类型看,2019年硅片环节的产能提升以单晶硅片扩产为主,其产能达到117.4GW,同比增长62.8%;多晶硅片产能67.9GW,同比下降23.8%,多晶硅片产能加速退出。
本周主流长单价依旧持稳,主要原因是,全国范围内的“能耗双控”导致硅料和硅片产出均小幅受限,供应和需求同步减少,但下游组件端因部分库存积压,导致需求端减少量略大于供应端减少量,因此目前硅料市场供需现状从供不应求转为紧平衡状态
2020-02-07 10:42:27 pv-magazine编者按:近日,波兰可再生能源研究所预测,2020年波兰将新增1吉瓦的太阳能,且更为乐观地预计2021年将至少为1.3吉瓦。
为推进我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工作,提升智能研发发展水平。11月20日,我中心在柳州市兆安瑾程酒店24楼会议室举办《企业智能研发管理》培训,共有近60名企业人员参加。
柔性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功率质量比、可变形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但是,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可折叠、可拉伸太阳能电池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的低电价,多晶硅的主要生产成本——电力成本大幅下降;龙头企业设备制造和生产工艺持续优化,成本管控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多晶硅价格持续回升,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覃科报道摄影)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把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将柳州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要素保障有力、营商环境一流的“西南智谷”
文件第五条特别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加快甲醇汽车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为甲醇汽车可持续发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应用指出了方向。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自治区工业振兴资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的通知》(桂工信信发〔2025〕11号)组织开展了202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申报工作
仅就单晶硅用料,2020年价格上涨14%,2021年至今价格飙升181%。为适配下游产能,多晶硅的产能扩张大幕也就此拉开。而扩产大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即传统多晶硅巨头。
自治区农垦局,各市工信委、财政局,各有关行业协会,各相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100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建设100家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的实施方案
桂工信两化函〔2025〕180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深入挖掘、展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广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了
张壮致辞时表示,柳州认真落实自治区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39个,推动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上汽通用五菱车联网大模型、柳工机械股份工程机械行业垂类模型等项目入选自治区榜单
2021年单晶硅片内卷严重,高价硅料逼着大多数硅片企业不得不走上代加工之路,赚点加工费,2021年底国内单晶硅片企业平均开工率降到60%左右,中国硅片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则上升到97%;2022年一季度,硅片企业开工率有所回暖
2021年单晶硅片内卷严重,高价硅料逼着大多数硅片企业不得不走上代加工之路,赚点加工费,2021年底国内单晶硅片企业平均开工率降到60%左右,中国硅片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则上升到97%;2022年一季度,硅片企业开工率有所回暖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