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唯一可持续的未来是一个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未来。我们必须结束化石燃料污染,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否则我们会焚毁我们唯一的家园。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欠补成为左右健康发展“胜负手”面对可再生能源欠补缺口越拉越大,长期欠补已严重影响到相关企业运营和发展问题的严峻现实,根除欠补“顽疾”俨然已成为关系可再生能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胜负手”。
—中外专家共商全球能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2019-11-04 08:15:32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晨阳 “21世纪的真正挑战是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
国网黑龙江电力将全面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实施,重点从争取政策支持和强化内部举措两个方面,持续发力能源惠民利民。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海风能可供开发的资源量达5亿千瓦,能够加速沿海地区的能源转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也表示,沿海省份的总能耗占全国的50%左右,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
2020-06-03 11:12:17 国际能源小数据德国学者在ScienceDirect发表文章,论证100%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可行性。
该计划将于本月底正式启动,重点聚焦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其中将包括250亿欧元的援助,用于未来两年内举行的、成员国级别的可再生能源拍卖,涵盖15吉瓦的总容量。
2019-12-20 08:36:1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冯丽妃 “如果全球最大125家采购商的主要供应商增加20个百分点的可再生发电量,就可以减少10亿吨的碳排放
施耐德电气积极响应这一倡导,并宣布2025年从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2040年实现整个供应链即全生命周期端到端足迹的碳中和,并持续引领数字化转型以实现低碳与可持续,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2020-05-13 08:44:23 中国能源报 作者: 仲蕊 据路透社报道,由美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5月3日,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连续
创新赋能可持续供应链据估算,生产一辆中型纯电动汽车所用钢材的碳排放约占该车供应链端碳排放的20%,仅次于生产高压电池(26%)和轻金属材料(23%)。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