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可再生 | 耗时 14 ms

权威声音 | 国家能源局王大鹏:加快“新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推广,以及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

在王大鹏看来,随着能源的发展壮大,制约能源发展的土地、消纳等问题日益突出,能源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开发利用。

2021-07-23

资源企业如何备案?操作指南来了

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07年)第七条规定,“从事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3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

英国国际贸易部投资官员:欢迎中国企业赴英投资能源、储能等行业

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六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专家组”走进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英国国际贸易部高级贸易投资官员、能源海上风电与太阳能行业主管张莹女士接待了专家组一行

2019-07-25

我市政企校联手探索绿色技术创新 在研发的材料替代金属材料方面取得成就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张捷)有没有一种的材料能够替代金属材料?答案是肯定的。

科思创助力中国塑料国家标准制定

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产国之一,中国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内塑料回收,同时禁止或限制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近日,科思创携手国内价值链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制定了聚碳酸酯中国国家标准。

2021-07-09

电池回收乱象丛 利用难题不少

中国物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延莉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进入报废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使用时间远远短于传统燃油汽车,因此其关键零部件也大多拥有较高的回收制造价值,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

2020-06-22
柳州市第十五届中小企业服务月企业精益<em>生</em>产及降本增效培训班顺利举行

柳州市第十五届中小企业服务月企业精益产及降本增效培训班顺利举行

(柳东)(阳和)(通讯员 赵耀军)为推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产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储能或不“夹缝中求存”

目前我国从材料产、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到资源回收等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储能产业链。

2020-04-15

江苏电网消纳800万千瓦清洁能源

王袆  6月1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5月底,江苏电网已基本完成省内8000万千瓦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试验工作,试验表明,在安全控的前提下

2019-06-24

马斯克度威胁能将特斯拉总部撤出加州

2020-08-06 09:13:28 财联社   作者: 周玲  周三(美东时间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 次威胁,能将特斯拉总部撤出加州。

2020-08-07

快速原料制成环保高密纤维板

2019-12-18 10:04:33 科技日报最近,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利用快速的原材料,开发出一种新的无毒、完全柔性的纤维板(柔性HDF),用于产家具或室内装修。

2019-12-18

科华恒盛超大功率UPS获认 为电子半导体企业提供高靠供电保障

现代中国制造依托高靠的超大功率UPS,保障产设备、厂务系统的连续、靠运行。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电源研发与制造企业,科华恒盛始终致力于帮助客户打造智能、绿色的现代工厂。

2020-10-12

专家谈丨资源回收迈向规范化集中化

利用”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将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利用。

2021-12-28

我国动力电池业务体系初步形成

有效提高电池正极的材料回收率是技术的关键,目前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回收技术主要包含干法、湿法和物回收。当前规模化产中主要采用干法、湿法或干法湿法联用的方法,物回收技术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2019-08-30

新华三尤学军:以智能原为基础建设产力

智能化变革以智能原为原点,以高效的基础建设,助力上层业务决策结果更精准、流程更高效,成为不低估的新兴产力。

2020-07-10

加速旧电池 日产汽车开发储能技术

预测机构透露,今年能源储能系统的交易额或将高达50亿美元。据外媒报道称,随着新四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各大企业开始争夺大型电力储存市场的份额。

2020-02-25

水源热泵系统为240万平建筑供能

2月17日,南部新城能源集中供能合作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这是南京规划建设的首个水集中供能项目,将实现对新城核心区240余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进行集中式供冷供热。

2022-03-01

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一亿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接近50%

至此,西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接近50%,为促进西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能源转型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重要贡献。

2020-06-17

2022年北京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2%

根据要点,北京市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2022年北京市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2%,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达到98%以上。

2022-08-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