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发展光伏需降低非技术 | 耗时 59 ms

章建华:大力清洁能源产业 重点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1.坚持以清洁碳为方向,坚持绿色理念,坚持清洁方向。2.在电力领域,要以实施配售电改革、推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深化电网主辅分离为抓手,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

2019-08-14

中国电力和煤电近、中、远期战略

在近、中期和远期的电力战略中,煤电的定位和角色变化是什么?如何加速中国煤电从减缓到不增长再到下,如何保持可持续的定力是普遍关心的话题。

2020-07-15

庆阳公司:“暖冬行动”之“电亮心

quot;暖冬行动,让爱温暖这个冬天",隆冬时节,原州大地活跃着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保电卫士,冒着严寒穿越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给广大用电客户宣传"科学用电、安全用电、放台区经理服务卡

2021-01-18

当下电化学储能产业的喜与忧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2023-05-06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报告:单机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已有113台!

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电2127万千瓦和4525万千瓦,其合计新增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2.0%化石能源电装机容量目前已占全国电总装机容量的40.8%,我国电装机结构正进一步趋向优化,促进了电力绿色水平日前

2019-06-17

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刊封面报道柳州,是如何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

2009年、2010年,国务院陆续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文件,明确提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

业界聚焦生物质能:支撑绿色

-环境-能源-农业”绿色碳循环可持续之路。

2021-12-08

国家储能征求意见的几大要点

二、正确认识储能的阶段及存在的问题“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取得重要进,基本实现了由研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

2021-07-13

隆基股份布澄清公告 被美国海关扣留组件共计40.31MW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行业协会数据,2020 年美国新增装机占全球总装机规模的14.8%,公司的销售区域布局全球,不会对美国单一市场产生重大依赖。

2021-11-04

蔚来“固态电池” 噱头还是突破?

蔚来宣称的应该叫做“氧化物固液混合电池”,该难度比固态电池很多,研速度也相当快。

2022-01-10

IEA预期可再生能源电能力 五年内增50%

,主要缘于太阳能电能力增加。

2019-10-22

钠离子电池进入国家重大装备名单,产品研、商业应用同步推进

该系统以钠离子电池为储能主体,结合市电、和充电设施形成微网系统,可根据求与公共电网智能互动。

2022-05-27

!协鑫新能源一天暴跌38.33%!

10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协鑫新能源(HK:00451)股价早盘跳水大幅开,全天放量大跌38.33%,报收于0.037港元。

2022-10-24

广西布《实施意见》推动能源电子产业 多处提及柳州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为抓住新一轮科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布。

全国太阳能电量排名出炉,这5地下

近日,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布太阳能电量数据,据北极星太阳能网整理现,2022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太阳能电量16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

2023-03-14

全国太阳能电量排名出炉,这5地下

近日,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布太阳能电量数据,据北极星太阳能网整理现,2022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太阳能电量16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

2023-03-14

贵州一季度用户用电成本9.13亿元

2020-04-20 08:03:34 互联网贵阳4月19日电 贵州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出台一系列电价举措,今年一季度合计用户用电成本9.13亿元。

2020-04-20

山东聊城祥热电联产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项目2号机组开工

2020-09-02 13:43:12 广东火电近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建的山东能源聊城祥热电联产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电机组工程2号机组建筑安装工程开工。

2020-09-04

全国首个无围墙垃圾电厂!大国际签署常州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开放提升工程

2019-09-23 13:59:01 大国际2019年9月23日,香港– 中国大国际有限公司(「大国际」或「公司」)(香港股份编号:257)宣布,公司近日与江苏省常州市城市管理局签署协议

2019-09-23

“新”字引领动能转换 高制造业项目密集落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樊蒙说,一方面,消费升级带动高制造业空间,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领域空间持续扩大,相关领域投资水平持续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

2023-05-1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