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又是三元锂电池 | 耗时 29 ms

美股固态巨头飚40倍!A股概念股来了

2020-12-11 08:50:49 东方财富网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缘故,今年一直都热门题材,现在固态的突破可能会将热度再拔高一个层级。

2020-12-11

企业成科创板新宠 造车新势力“隔岸观板”

相比之下,多家动力企业位列受理企业名单,成为科创板新宠。

2019-06-17

总投资60亿项目在江苏常州开工!

高倍率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销售约超100亿,新增就业人员1500人。

2023-08-03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大利器和一堵死墙

2018年,中国出口金额首次突破100亿美,2021年突破200亿美,2022年突破500亿美,2023年前四个月,中国出口额213.85亿美,从2021年至今,出口一直维持70%

2023-07-11

2月动力装机量:环比下滑74%、外资企业进入四强

磷酸铁份额下滑,材料占比87%从不同类型来看,2月份的动力总装机量中,动力装机量达到518MWh,约占比87%。而磷酸铁装机量为76.5MWh,占比约13%。

2020-03-19

100亿动力浪潮来袭:回收进入发展快车道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回收利用调研报告》指出,动力污染主要有两类,一重金属污染,正极材料中含镍、钴等重金属,不经专业回收处理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2019-09-24

固态产业化提速!一科技巨头入局

公开资料显示,卫蓝新能源主要专注于固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经开发了150Wh/kg的针对大规模储能的本质安全的固液混合储能、270Wh/kg针对无人机的高比能混合固液、300Wh/kg混合固液的动力

2023-01-30

为了在里弃用钴 业界还做了这些尝试

磷酸铁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的优点,但相较于,磷酸铁具有明显的短板,也就能量密度低。

2020-02-25

西工大专家研制出新型续航时间提升7倍

该研究在各类子产品、交通工具甚至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谢科予教授的实验室,一块圆形的纽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别看它个头小, 这就谢教授团队一直研究的“-二氧化碳”。

2020-06-08

计划投资合计52亿 两个项目在云南玉溪​开工

河北坤天二期项目用地约560亩,计划投资22亿,建设8万吨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二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1.6亿

2022-07-14

张国宝:氢燃料研发不能知难而退

我多次讲过,在快速发展以为主流的动汽车时不要忽视对氢燃料的研发,更不能知难而退。但对于发展氢燃料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位能源界的资深人士就发微信给我谈了他的不同意见。

2019-03-21

中国企业持续领跑供应 全球市场竞争“白热化”

“我们预计,全球动力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30万亿韩的年收入只保守估计。”LG化学首席财务官车东锡表示,“我们看到了上行潜力。”

2020-10-15

6分钟充满85%的!超快充离子问世

据Magnis所说,与Charge合作研发的该款超高速充可通过缩短充时间,让动汽车的操作变得更加灵活。此外,该款还可以为动汽车驾驶员带来更多便利,并有可能增加车辆的运行时间(续航)。

2020-07-31

磷酸铁正在车用动力领域打响“翻身仗”

动力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认为,磷酸铁的成本较最少可以低10-15%,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所以今年不少乘用车企业开始将目光重新转向磷酸铁

2019-09-18

高瓴资本巨额套现,宁德时代虚火还真金?

ATL位于香港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属于苹果、星等手机巨头的核心供应商,也全球最大的聚合物供应商,掌握手机核心技术。

2021-09-02

磷酸铁装车量同比倍增 主要厂商纷纷满产

2020-11-17 09:08:42 金融界网站中汽协日前发布数据,10月份共计装车3.4GWh,同比上升15.7%,环比下降19.1%;磷酸铁共计装车2.4GWh,同比上升

2020-11-17

欧洲首座超级工厂即将开建 欲夺回动力主导权

据外媒日前最新报道,德国政府将向3个联盟组织提供10亿欧的资金,以减少汽车制造商对亚洲厂商的依赖。

2019-06-26

韩国离子储能站安全事故的分析及思考

2020-09-16 11:09:13 动学堂1、韩国储能站安全事故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储能系统装机增长迅速,据统计,仅2017—2018年间化学储能装机由2926.6GW增长至

2020-09-21

2月全球动力排行榜:宁德时代稳固第一,中航开始逆袭

LG新能源和松下则疲态尽显,尽管市场对于的刚需并未让它们同比负增长,但市场占有率有着明显下滑的趋势,被去年第的宁德时代远超了一大截。

2021-07-13

节后材料全面补涨 厂毛利率或再下滑

由于成本与比容量兼顾,磷酸铁材料目前主流正极材料,而磷酸铁材料相对材料更为紧张,究其原因,或与“铁回潮”有关。

2021-02-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