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又是三元锂电池 | 耗时 39 ms

“一二五”工程获新进展:年产10万吨离子解液项目成功试产

6月26日,广西第一个解液项目柳州法恩赛克年产10万吨离子解液项目成功试产,标志着能源系统等五大自主产业链向上游加快延伸,加速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目标。

车企与企业 到底谁成全了谁?

此外,彼时独立专业的动力厂少的可怜,排的上号的制造业,不过LG化学、星SDI与松下等少数几家,但都供不应求,产量总跟不上。LG化学对通用如此,星SDI对宝马亦如此。

2019-10-12

万亿“茅”宁德时代签大单 与特斯拉签订供货协议 美股新能源车继续狂欢

复盘宁德成长之路,站上万亿市值,核心驱动因素为4点(1外因+3内因):一卡位十年百倍的高景气赛道(动力产业为能源、交通、工业大领域交汇点;新能源汽车未来5年30%-40%复合增速,其中占据4成成本的动力年内弹性最大的纯增量环节

2021-07-15

动力企业正加紧“备货” 工信部将出手统筹钴镍供应

其中他提出的挑战之一新能源汽车动力面临钴镍等矿石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的压力,为此,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快统筹,提高钴镍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

2021-09-22

企业上半年IPO观察

从企业类型来看,上半年IPO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材料和设备两大类,动力企业缺席。

2019-07-25

动力装机量现“连跌” TOP10企业占比超九成

2019-12-05 10:08:06 盖世汽车   作者: 雷云  2019年10月,我国动力装机量约为4.087GWh,同比下降31.03%,这今年动力装机量连续第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2019-12-05

4680量产在即?大尺寸动力能否成为主流?

虽然4680所替代的21700和18650尺寸均为,4680本身也只一种尺寸,并非、磷酸铁或者其他的独有技术,就像比亚迪的刀片,虽然使用的磷酸铁正极材料,但也可以采用正极材料的

2021-11-15

“黑马”中航逆袭

公开资料显示,中航成立于2007年,其产品涵盖和磷酸铁两大体系,先后通过IATF16949等权威质量体系认证,获得CE、UL、TUV、RoHS等国际认证。

2020-12-04

杨红新:动力新周期“大挑战”

挑战:竞争+技术+供应链一竞争格局,头部现在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头部效应还会很明显,随着排名在四五名的动力企业产能逐步释放,产能未来会向前五名集中。

2021-07-14

成本为王,竞争越来越没技术含量?

近期,宁德时代推出“换模式”,欲通过换模式来弥补产品不足,激活某些具有局限性的应用场景需求,进而扩大的销售规模。核心商业模式创新,而不技术创新。

2022-02-28

整车实现千里续航,我国技术迎来新发展阶段

“这结构史上一次空间创新。我们为材料破除边界,为系统重塑形态,为模块组合顺序。麒麟问世,推陈出新。”

2022-10-18

环保“短板”待补齐

虽然动力产业逐步走上正轨带来了更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环保难题:资源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那么,这一问题否会反过来制约的发展?

2019-06-21

动汽车理想的吗?

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其公司的日(Battery Day)上宣布,他们打算把置于汽车底盘内。时候去掉“运动包”,把装进车身了。马斯克称这一决定革命性的。

2020-11-13

外媒:宁德时代计划在印尼投资50亿美兴建工厂

2020-12-16 09:51:32 TechWeb12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除了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富特建设一家工厂外,特斯拉供应商、离子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还计划在印尼投资

2020-12-16

2025年动力价格500/kWh?他们说还可以更低

我也知道动力的路线其实只有两个,一个,一个磷酸铁。正好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各位嘉宾:我们知道天津力神我国比较老牌的,一个最早成立的的企业。

2020-08-13

动汽车掀起涨价潮,揭开产业链博弈的现状及走向

总体而言,去年7月初至今,磷酸铁四大材料成本(不含税,下同)从约0.32/Wh上涨到约0.64/Wh,四大材料成本从约0.40/Wh上涨到约0.76/Wh,平均涨幅90%-100%

2022-04-11

动力行业已经进入剧变前夜?

众所周知,动力动车上最大最贵的“零部件”了,约占整车BOM成本的40%,现阶段磷酸铁的度成本约为600/kWh、的成本1000-1200/kWh,按一辆动车60kWh

2020-09-07

牛耳,铜箔迎来高光时刻

铜箔目前产业链产能周期最长的环节之一,正深刻影响当前下游巨头们的产能释放及竞争格局。前些年,铜箔受制于产业的整体规模及景气度,更多作为路铜箔的一个附属而存在。

2022-03-01

动力的“备胎”故事:不够,钠来凑?

亿纬能(104.720, 0.31, 0.30%)加码押注,斥资24.5亿投建5条不同类型生产线,累计产能约为12.2GWh。即便如此,动力产能还面临巨大缺口。

2021-07-29

提高软包竞争力 亿纬能引入战投SKI

公司的主要业务消费(包括、小型离子圆柱)和动力(包括新能源汽车及其系统、储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12-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