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密布荆棘的新兴产业,但这更是一个不抢跑就会掉队、甚至失去比赛资格的产业。不只是氢能,这几乎是新的产业周期中,所有新兴产业的共性。
宁波市能源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宁波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意见的公告,其中对加氢站的补贴最高达500万元。在佛山市南海区,对新建固定式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800万元,补贴力度可谓相当大。
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因为生产和运行电动汽车所用的电仍然是“高碳”的,电动车在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后才能相对内燃机减排。这项研究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比较了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的效率。
针对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时空波动性和并网困难等问题,利用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备氢气被认为是一条理想途径。但受现有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制约,实施上述途径面临诸多挑战。
2020-05-19 13:30:47 国际节能环保网作为深度脱碳的必要手段,加大清洁氢能制取和应用成为英国政府和业界的广泛共识,近期在氢能相关领域表现活跃。
引领国际潮流“总体来看,全球氢能产业尚处于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说,“从我国国情和能源发展实际出发,氢能在能源革命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氢能在自然界不是天然存在,需要通过一次能源化学加工或转化产生,此外,氢燃烧时只产生水,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氢能是清洁的二次能源。
氢能产业的发展再次得到国家的重视。
其中,绿氢是诸多行业深度脱碳的唯一手段,包括以石化、钢铁、化工为代表的工业领域以及以航空为代表的交通行业等。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源市场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
在国内,吉利、长城汽车都曾经发布过相关技术,另一些大型车企也在长期规划中为氢能源汽车留有一席之地。氢能源汽车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项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终极发展方案”的技术,真的能改变未来的出行生活么?
氢能从2019年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2022年被视作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爆发元年,然而这一新能源的发展之路远没有想象中顺利。不少布棋氢能的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回报与投入差距甚远。
600多名来自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优质企业的负责人和行业专家齐聚成都,共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探索以能源革命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他提到,光伏资源和过去火电资源一样,都是大部分在西部地区,靠特高压线路等远距离输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未来还应该有一个非电网体系,通过储能或氢能等,把时空不对称性的问题解决掉,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在里面。”
事实上,这并非斗山重工签约的首个液氢项目,一年前斗山重工曾与昌原市政府签署的协议,2021年前建成0.5吨/天液氢工厂,以支持昌原市建设氢能循环和存储系统示范站点项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