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钙钛矿-晶硅电池叠层技术正受到不少光伏巨头的青睐:去年12月,天合光能小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效率达到29.2%,实现5个月内近2%的快速提升;今年5月,晶澳科技表示计划从单节钙钛矿电池起步
今年5月,上机数控发布公告,将在包头建年产5GW单晶硅拉晶项目,拟投资30亿元,今年12月起分批投产;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均收入27亿元、净利润2.8亿元。众所周知,单晶替代多晶已成为行业大势。
跨界光伏、氢能、风电等都是新能源发展重要主线,在发展初期较为独立,现在都各自都成为“参天大树”,联系也愈发紧密。在此背景下,各领域企业纷纷跨界,通过新能源综合发展进一步降本增效和进行多元化布局。
近日,中国光伏巨头隆基股份称其产品被美国海关扣押,这是美国打压中国光伏行业的最新举动。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严正声明,“美方不能一方面要求中方减煤,一方面又制裁中国光伏企业”。
而与此同时,国外硅料企业却接传噩耗:韩国多晶硅大厂OCI掣肘于多晶硅价格暴跌,亏损扩大,决定中断韩国本土的太阳能多晶硅生产,涉及多晶硅产能5.2万吨。
今年硅料企业的产能情况如何,价格“失灵”背后的原因何在?本文试着一一复盘。多晶硅产能情况众多周知,光伏产业链越往上游行业壁垒越高。位居产业链最上游,多晶硅行业具有高载能、高技术、资金密集的显著特点。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掌握的企业样本数据统计,2023年2月全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环比减少3.8%,同比增长32.3%;硅片产量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16.2%,其中单晶硅片产量占比约98.4%;
7月1日,双良集团旗下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举办40GW单晶硅项目一期20GW产能全面达产庆祝活动,意味着双良单晶硅项目一期产能全部释放,光伏产业链建设再添里程碑。
4月19日笔者全面看多光伏产业链后,光伏板块结束为期半年的大幅调整势头,出现了趋势性上涨行情。就在各龙头纪录高位附近震荡整固之际,市场突发巨大利空传闻影响市场和投资者心态。
而根据多家硅料龙头企业的数据显示,目前高纯晶硅的生产成本在60元/kg以内,个别企业甚至可控制在50元/kg以内,利润约为250%。
12月7日,风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以96,000万元购买南京众启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宫本贸易株式会社、宁晋县晶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博联登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从硅料端签署的合同来看,单晶硅片龙头隆基为确保硅片生产原材料供应,锁定了亚洲硅业未来5年共计12.48万吨的多晶硅料,平均2.5万吨/年。
在过去两年里,硅料价格持续高企,成为光伏产业链中最赚钱的环节之一,作为硅料龙头的通威股份亦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前三季度,其销售净利率高达25.65%。
单晶拉棒切方是制作硅片的工艺流程之一,这意味着此次可转债发行后,通威股份将可全力切入硅片环节参与竞争。“切入硅片业务进一步挖掘利润增长点,同时可有效连接公司的高纯晶硅业务和高效太阳能电池业务。”
2020-11-02 18:25:41 中国能源网10月29日-30日,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太阳能制造产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国际性行业盛会——第十一届世界太阳能产业大会在浙江海宁召开。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