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印度补贴14亿美元刺 | 耗时 33 ms

史上最大民企再融资来袭,宁德时代推582亿定增,累计融资近千亿,分红不足14亿

这一融资规模已超过宁德时代2020年503亿营业收入,这笔定增也将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民企定增融资。换一个角来对比,目前4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265家公司的市值超过582亿

2021-08-13

山东曲阜:生物质分散式取暖 每户1000

分散式生物质成型燃料取暖项目,济宁市级财政按2500/户(包含1000的最高取暖),该市按照不等于同等比例予以配套。

2019-08-19

河南:企业“尖峰时刻”检修或停产最高可享18

2019-05-14 09:39:42 河南日报5月13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河南省夏冬季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启动,工业企业将年检修或停产时间主动转移至夏冬季高峰用电时段(7月15日至8月15日

2019-05-14

新能源汽车政策切换将涨价 北京车主:完全能接受

这意味着自6月26日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的最多或减少58%的额。新能源汽车退坡后,消费者买车会涨价吗?

2019-06-25

下达预算不等于发放!前七批目录欠仍超过一年

通知明确,共计56.75亿的可再生能源资金将用于2020年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发放,其中风电项目为29.67亿、光伏预算为21.58亿、生物质为7339万、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为4.77亿

2019-11-21

“桂惠贷”投放突破200亿增强了我市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

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截至8月底,我市辖区内实现“桂惠贷”投放204.31亿,惠及市场主体6380户,大大增强了我市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

关于发《柳州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关于发《柳州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柳人社规〔2022〕1号各有关单位:现将《柳州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实施细则》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财政部866亿可再生能源资金分配方案

2019-06-21 08:19:36 每日光伏新闻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助资金拨付程序已启动。据了解,2019年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预算总额约866亿

2019-06-21

2019年4月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2.1万辆

2019-05-08 13:48:46 汽车之家据外媒报道,2019年4月,国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约为21255辆,相比3月的26637辆有所下降,不过相比去年同期的19623辆仍小幅增长8%。

2019-05-08

光伏行业投资分析及退观点

近日国内可再生能源缺口高达上千亿的新闻,成为能源界最为关注的焦点,如何破解千亿缺口困局,很多专家都提出了各自观点。无非就是完善机制、全面启动“入库式”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手段。

2019-10-18

2023年各省新能源配储要求一览

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用方(屋顶方) 按照项目装机容量给予一次性标准为0.2/瓦。单个项目最高200万

2023-07-11

近800亿可再生能源或马上到账 7天内三部委释放两大实质利好!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再生能源执法专项检查相关信息显示,目前宁夏新能源项目拖欠资金约200亿,纳入国前七批目录的项目拖欠140亿,尚未纳入目录的2016年3月后并网项目拖欠60亿,单欠协鑫新能源的就多达

2019-11-19

新能源汽车:无时代来了

截至10月14日,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助资金清算审核终审和2020-2022年助资金预拨情况正式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结束公示。

2022-10-19

胜诉!WTO裁定国8个州太阳能相关措施违规

2019-07-04 14:07:39 电缆网大约在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对的太阳能计划获得了有利的裁决的一年半之后,在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几个州的太阳能计划也获得了类似的裁决。

2019-07-04

氢能关键时刻:未定产业由热转凉

但电动汽车行业一出现的骗现象,以及快速规模应用后,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的产业现状,让决策者再氢燃料电池汽车时,不得不权衡再三。

2020-01-15

北京拟拨付逾1.11亿新能源车 涉3231辆车

2020-07-23 10:09:19 电缆网据北京市信息和经济化局近日发布的《关于2020年北京市拟拨付第二批新能源汽车财政助资金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显示,拟拨付2020年北京市第二批新能源汽车助资金

2020-07-23

新能源汽车大时代已经结束 直面竞争才有机会

毫无疑问,政策的“变奏”势必会为已出现产销双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不过,也有行业专家提醒记者,需要冷静看待对产业的影响。

2020-01-15

宁德时代,万亿动力电池龙头如何炼成

探路在万钢访归来的第二年,中国政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政策,正式踏上了汽车产业的新能源之路。在当时,这个政策备受批评,成为了“政府资源错配”的标本。但政府敢于出手,显然有其考量。

2021-07-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