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南宁加快建设电动汽车 | 耗时 38 ms

2024年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 直播带岗柳州站活成功举办

“直播带岗 桂在益企”活按照园区专场开展,通过广西广播视台直播平台,重点推介“园区产业优势和政策+重点产业链关键企业+企业岗位需求”。

新能源速奔跑 新产业矩阵形成

2022年,上通用五菱和政府、产业链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联合提出了上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全力推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柳仲言:制造强市,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这座工业之城化危为机、破局突围指明了科学航向

《关于提升新能源力锂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现将《关于提升新能源力锂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项目 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4月25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柳会见出席我市人工智能(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会的湖北程力专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阿罗一行。

关于开展“智赋柳企”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系列行——生产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活的通知

各有关企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持续深化“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制造城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以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重点,综合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辅导交流活<em>动</em>成功举办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辅导交流活成功举办

10月10日,“2024年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经验交流”活在广西龙行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楼路演厅成功举办,来自我市40名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质量负责人参了本次活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扎实推智慧农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11月21日,市长张壮到融安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数造新柳企 数造新未来 ——北部生态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活<em>动</em>圆满落幕

数造新柳企 数造新未来 ——北部生态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活圆满落幕

2025 年 5 月 15 日上午,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阳和工业新区经济发展局主办的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及供需对接活在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

2025年二季度全区项目开竣工暨“比学赶超”抓项目员活举行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市主会场出席并宣布活,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主持。

行业交流平台 探讨质量变革

本届大会以“智化时代的质量管理”为主题,进一步搭行业交流平台,探讨质量变革,群策群力提升管理水平,携手推进产业链升级转型,助力打造广西新名片,促进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会首站启航,赋能柳企业开启新篇章

2025年3月14日,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会首站——柳站在柳州市柳区成功举办。

新能源脉血管”制造者

据悉,高压线束是新能源池、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连接的载体,承载力传输的重任。“通俗地说,可以把高压线束比喻为人体的脉血管系统,是保障新能源能量安全传输的关键纽带。”

创新“智造”促发展 新能源驶入“道”

产业是柳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新能源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推企业实施新能源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产业速发展的关键。”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梁焕强表示。

发展 时不我待

坚守实业,接续发展,柳州成为西工业重镇,工业成为柳州经济的支柱,、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柳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认可。《经济日报》曾以万字通讯点赞“柳州惊奇”。

产品畅销 产业协同 ——聚焦柳产速驶向东盟

在印度尼西亚随处可见的新能源,在越公路、项目现场忙碌的卡,在马来西亚奋力赶工的零部件工厂……这些“柳产”元素,为东盟国家制造业发展注入一股柳州力,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智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产业协同发展的精彩篇章

转型升级不止步 新兴企业成长

“我们将继续推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和医药‘新零售’服务落地,同时医药工业发展,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优质健康产品,并向全国拓展布局,助力柳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李玉生表示。

我市新能源产销两旺

20时30分,生产线准时开工,工人们走上新能源池的各个生产环节,工业机器人也开始挥舞起手臂。

《新材料中试平台(2024—2027年)》解读

为做好《》贯彻实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新材料中试平台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