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十四五:重点发展九大 | 耗时 49 ms

跟着订单跑 冲刺季度

“冲刺季度”“干100天”……每年第季度,我市汽车产业便进入了冲刺年终目标的阶段,这不仅是为争取一年的好成绩,也是为下一年打好基础、开好头。

我市出台措施推动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实施“行动” 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3年增长25%以上;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

第二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调研课题组来柳调研 助力柳州提升汽车产业研水平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5月10日至11日,第二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调研课题组来柳调研,并召开柳州汽车产业和技术对策座谈会,为柳州汽车产业会诊把脉,助力柳州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提升汽车产业基础研水平

广西柳州:新质生产力 汽车产业加速向“新”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厅内,示着1969年生产的“柳江”牌载货汽车、1984年柳州拖拉机厂生产的“菱”牌微型货车、21世纪初生产的菱之光等不同时期柳州制造的汽车。

柳州市构建“融媒+”市场化之路 破解传统媒体困局

近日,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简报、广西改革微信公众号刊文章《柳州市构建“融媒+”市场化之路破解传统媒体困局》,文章指出,自2022年4月成为全国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试城市以来,柳州市秉承“万物为媒、

关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第批) 我区拟推荐申报企业的公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和复核评价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政法函〔2024〕328号),我厅组织开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申报工作。

《广西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市汽车产业高质量 柳产汽车出海记

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变局背景下,作为全国汽车城之一、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柳州,汽车产业如何向海图强,加速拓全球新版图?自主创新,驱动柳产汽车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亮“家门口”的就业路

不断推动“‘家门口’就业市场”建设,打造组织有序、覆盖广泛、信息便捷且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广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工业中小企业管理提升指南(试行)》的通知

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是推动中小企业内部挖潜、降本增效、防范风险的要手段,是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关于推动工业经济实现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的政策措施的通知

三、加快项目建设()开项目前期审批攻坚行动,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周转资金循环使用,更好支持项目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着力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市领导开创城实地调研指导 现场协调解决难问题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5月29日,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贤斌率队采取随机暗访的形式,对柳南区创城位进行实地调研指导,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解决居民的难、堵问题。

关于印工业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工业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对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

柳政规〔2025〕1号关于印《柳州市2025年一季度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

二、支持行业稳增长()支持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对一季度整车企业乘用车产量达到或超过15万辆、商用车产量达到或超过7000辆的,给予一定奖励。()支持钢铁产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竞争力。

上汽通用菱第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第一个百万辆是由小型纯电动车构成的,主要面向城市短途代步出行场景;第二个百万辆,我们实现了新能源商乘并举、纯电、混动双线。”上汽通用菱品牌与传播总经理周钘介绍。

强化“三个聚焦” 开创融水改革新局面

,在市委、市政府“同心克难、改革向新、振柳州”的号召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县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强化“三个聚焦”,开创融水改革新局面。

钢铁的意志——柳州钢铁产业观察

柳钢集团与广西汽车集团、柳工集团、东风柳汽、上汽通用菱等企业开联合研,通过科技创新塑产业链、产业牵引科技创新。

《广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新型工业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解读

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决策部署,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会和全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会精神,推进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创新塑“核” 产业筑“基” 绿色为“本” ——关注二○二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及柳州活动中亮相的科技成果转化新趋势

在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研加持下,我市造车企业还取得神炼电池、灵犀混动、灵眸智驾等技术突破。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