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北极火灾释放二氧化碳 | 耗时 23 ms

之路的关键:用木屑颗粒替代发电中的煤炭

2020-05-11 14:38:25 全球先进生物能源资讯随着气候变的后果加速并变得越来越昂贵,旨在控制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量的政策也将加速并变得更加激进。

2020-05-11

氢燃料车来了!氢能源革新欧洲铁路运营模式

应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iLint列车随着“零排”需求的增加,可替代能源技术的应用成为全球交通领域关注的热点。其中,氢燃料电池技术被公认为是可满足客运列车动力需求,实现未来中和的创新解决方案之一。

2020-05-11

及安盾新型全自动灭装置助力储能产业持续发展

“全球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全球城市中心最大规模充电站”……头顶多个“光环”的京丰台国轩福威斯储能电站,日前突遇事故,着实震动了整个储能行业。

2021-07-14

特斯拉回应报告:已采取措施确保装置安全可靠

2019-08-28 11:19:26 TechWeb   作者: 拉里  8月28日消息,此前,沃尔玛和亚马逊相继指控特斯拉太阳能电池板存在问题导致,对此,特斯拉官方回应表示已采取措施确保装置安全可靠

2019-08-28

韩正:实现达峰、中和目标 中国需要付出其艰巨的努力

韩正指出,中国要建设的现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1-03-23

中和、电力系统脱与煤电退出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评估,要实现2℃目标全球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实现1.5℃目标全球中和的时间在2050年左右。

2020-12-17

探访世界首例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次再热燃煤项目

2019-09-10 13:48:01 中国煤炭网   作者: 记者 尚军梅  在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煤炭除了用于发电,连燃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被“吃干榨净”,产生的烟尘、

2019-09-10

“氢能经济” 提供了一条具潜力的脱路径

2020-03-31 08:33:27 彭博新能源财经风光发电制氢成本不断下降,给经济活动中对于石能源最为依赖的行业,例如钢铁、重型公路货运、海运和水泥等,提供了一条具潜力的脱路径。

2020-03-31

”索绿色发展新路 福州积推进达峰、中和各项工作

2021-04-19 10:48:20 福州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把达峰、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2021-04-19

交易市场为绿色发展探路

上线交易以来市场运行平稳交易,不是市场主体在交易市场内直接购买,而是交易的排权。

2021-09-13

我国乘用车近10年逐年降低

我们发现,2010年-2019年期间,中国乘用车单车平均全生命周期的量(中国乘用车单车生命周期单位行驶里程的平均值)逐年递减,由2010年的243.6gCO2e(当量)/km减少至2019

2020-09-09

“小车”载一湾清梦,向远方! ——“名优特新”产品展播系列报道:“柳造”精品车模型

而在此之前,“柳造”的精品车模型登上中国—中亚峰会国宴主题摆台,闪耀全场、惊艳四方。

电动汽车自燃概率仅为万分之一 突然起怎么办?

2020-11-10 09:49:05 红星新闻   作者: 闫宇恒  电动汽车发生如何处置?司机应做些什么?

2020-11-10

锂抢购热又升温

公司新建年产5万吨氢锂项目产能已顺利。另据10月27日其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目前赣锋锂业已有酸锂4.3万吨/年,氢锂8.1万吨/年的产能。这并非赣锋锂业第一次向特斯拉供应氢锂。

2021-11-03

南方电网:改革能量 为“六稳”“六保”增动力

市场改革四年红利逾千亿今年2月,湖出现一次能源供应紧张、电网调峰运行困难等问题。

2020-05-29

保利协鑫工厂因停产 下半年24.3万吨多晶硅需求供应紧张

第一财经记者就该事件询问保利协鑫,保利协鑫方面7月22日回复称,新疆多晶硅工厂确因精馏装置泄漏而导致,处于停工状态,预计一个月内可以恢复生产,目前事故详情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2020-07-23

我国工业节能减技术发展迅速 强度持续下降

我国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2-01

曹仁贤:关于收紧权配额,尽快完善市场的建议

以下为“关于收紧权配额,尽快完善市场的建议”的建议全文。

2021-03-08

京积构建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2021-01-07 10:53:14 新华网   作者: 罗鑫  记者从6日举行的京市大兴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加氢量达到4.8

2021-01-08

大气治理京实践:一天一天争取来的好天气

实现突破的关键点,除了连续几年治理环境效益的逐渐外,正是1200余个高密度网格监测网络的建成,由此打通了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大气治理向着精细迈进。

2021-01-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