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北京2 | 耗时 12 ms

电网最大负荷达2000余万千瓦

2020-08-17 15:45:14 首都建设报受近日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电网负荷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截至8月14日15时,电网最大负荷达到2044.4万千瓦,创入夏以来新高,同时刷新今年电网最大负荷纪录

2020-08-17

成为国内充电桩规模最大城市

五棵松集中充电站采用“即插即充”新技术五棵松体育中心作为首批4个“夜城”地标之一,每年举办数百场体育赛事、演艺活动,是西部地区最具澎湃动力的文体中心,每年吸引客流量超千万人次。

2020-05-18

力推新能源汽车“换电”对全国有何借鉴?

早于去年5月,市交通委就发布了《市纯电动出租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操作方案》,明确至2020年底前到期报废的巡游出租车全部更换为充换兼容电动车,涉及更换车辆数约2万辆。

2020-06-17

:超20万个充电桩撑起全市“充电圈”

2020-04-02 08:02:01 日报   作者: 赵语涵  昨天,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服务平台e充网发布2019充电设施建设及充电行为分析报告。

2020-04-03

中国规模最大的智慧有序充电楼落户

2020-04-17 09:32:2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于立霄  国家电网市电力公司16日发布消息称,中国规模最大的智慧有序充电楼已在市通州区的环球主题公园开工建设

2020-04-17

1至10月新增光伏发电容量7.7万千瓦

近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用好用足光伏支持政策,大力推进“阳光商业、阳光园区、阳光惠民、阳光农业、阳光基础设施、阳光公共机构”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

2021-11-29

:1.5万名代表赴基层收集垃圾分类意见

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将为修订《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供参考。对照立法规划,《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提速。

2019-08-12

车企“掌门”支招新能源蓝图

2020-01-21 08:21:11 商报   作者: 刘洋 濮振宇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年,近日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市2020年工作画出清晰

2020-01-21

可再生能源占比12% 大兴国际机场综合能源也投运了

2019-09-26 08:23:30 能见Eknower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大兴国际机场9月25日正式投运。

2019-09-26

PM2.5月均浓度连续三个月创单月历史最优

2021-08-10 13:12:12 新华社   作者: 倪元锦  8月9日电 市生态环境局9日发布称,2021年7月,市PM2.5月均浓度16微克/立方米,

2021-08-11

冬奥会氢能供应商名单:33家公司

2021-06-29 09:46:04 香橙会研究院   作者: 王淑兰  2022年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

2021-07-12

冬奥会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

科技日报记者来到距离城270公里的坝上地区——张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柔直工程),探寻其背后的秘密。张“风光”点亮冬奥场馆“合闸,执行!”

2021-07-23

今冬清洁供热面积超98% 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2020-11-13 08:36:02 日报   作者: 曹政  市发改委昨天对外发布,近年来,本市积极推动完善供热布局,清洁高效的城镇供热体系基本形成。

2020-11-13

光伏发电累计容量接近70万千瓦

11月17日,市发改委对外披露,今年1至10月,市光伏发电累计容量达69.2万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容量比重达到30%,首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速。

2021-11-19

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超19万个

2019-12-26 15:23:06 日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市累计建成约19.31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已基本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体系

2019-12-26

点赞!碳达峰顺利完成,碳中和目标明确!

作为奥运之城的首都,静悄悄地,在2012年就达到了碳排放峰值年。评估显示,2013年以来,特别是2014年到2015年,市碳排放出现大幅下降,碳排放达峰目标已顺利完成。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2021-06-18

发布碳核算地方标准 调整多行业边界和缺省值

2021-01-18 07:50:05 中创碳投   作者: 张琳利 金雅宁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下发了市碳排放单位不同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与核算系列地方标准(以下简称

2021-01-18

前11个月PM2.5平均浓度31微克每立方米

今年1-11月,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保持历史同期最优、在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

2023-01-30

2025年底将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2019-12-09 08:37:36 商报   作者: 陶凤 王晨婷  再有不到5个月,修改后的《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实施。

2019-12-09

市10个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获批复

近日,市发改委集中批复10个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0个项目主要分为再生水源热泵供热制冷、浅层地源热泵供热制冷、中深层地热利用三种技术类型,总供热面积达285.54万平方米。

2022-11-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