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将氢气作为危化品管理,尚未纳入能源产品管理●氢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体系有待清晰和完善●制氢和加氢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更新突破、产业构建的逐步完善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将氢气作为危化品管理,尚未纳入能源产品管理●氢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体系有待清晰和完善●制氢和加氢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更新突破、产业构建的逐步完善
2019年,彭博新能源财经作为全球能源经济领域内的领先智库,首次独家对氢能产业链进行了自上而下、深入的系统性研究与分析。本篇报告为该系列的第二篇长篇报告,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性研究。
近日,海德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简称“海德氢能”)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汇川技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能全产业链领域、综合能源制氢项目方面优势互补,打造氢能标杆项目。
但是制造它需要大量电力,所以它的气候友好性只与生产它所使用的能源一样。因此,才有了灰氢、蓝氢和绿氢的区分。灰氢目前最便宜,是工业用途的主要类型。中国生产的氢气占世界的1/3,主要来自褐煤。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沃科技”)塔筒事业部总经理徐赬胤告诉记者,塔筒占地面积大,找到合适的生产场地不容易。去年11月签约落地后,塔筒项目建设开启了“加速度”。
中方致力于同法方深化核能全产业链合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同法方在中法两国、第三方市场探讨开展新合作,加强核能基础和高新技术联合研发。
本报通讯员 叶有兴 摄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到,推动机械、汽车、钢铁等传统行业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智能排产调度、产线柔性配置、人机协同作业
李小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在深入分析柳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牵头出台系列专项政策,支持柳州市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焕新,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氢能产业的质疑声较多,尤其是作为重要应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是饱受争议。比如,“氢燃料制取过程不清洁、成本高、核心技术未突破……”甚至有人提出,氢燃料电池是个“伪命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不少省市区将氢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和节能减排的终极手段,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40多个地级市出台相关规划,甘肃谋划“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园、贵阳公示了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山西省立志向氢能产业转型
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推动校企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校企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加大对“一企一校”“一企多校”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