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家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面向公众正式开放自研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志着国内大模型从小范围内测开始走向大规模应用。大模型将如何为个人和产业赋能?这轮开放服务将为行业竞争带来什么影响?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致辞时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成绩,并对“十四五”期间生物质能的发展做出展望。
众所周知,储能始终是电池的命门,早在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就发明了电池,所以全球都把电力流量叫“伏”。200多年过去了,储能依然没有突破。
我国在光伏行业涌现了全球性优秀企业,创造了行业的繁荣。而在这些企业中,天合光能是一家坚持技术研发和创新,不盲目跟风扩建产能,砥砺前行的长期战略者。它在国内创造了数个“第一”“首次”的佳绩。
将迎井喷式电池退役潮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跨越的关键节点,而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正好在5年左右,这意味着行业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已经全面来临。
2020-12-28 16:37:06 中国能源网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翀氢能”)自主研发的金属双极板电堆MH170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完成了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高低温储存强检
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7月15日发布正式意见,提出了发展新型储能的目标和路径,成为这一轮储能业务发展纲领性指导文件。
记者10日从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悉,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中国首个商业化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电站运行天数刷新纪录
2019-10-29 09:36:44 china5e10月24日,2019光伏新时代论坛暨“北极星杯”2019光伏影响力品牌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百余家优秀企业欢聚一堂
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相关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将会错失大量订单。“低碳”标准一旦实行,不仅增加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竞争能力,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还将被淘汰。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目前国内已经有了‘沙漠、荒漠、戈壁+光伏’的项目案例,也成功的证明了‘变荒沙为宝’的‘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在大会上评价,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广泛、科技创新活跃、发展潜力巨大,是纺织行业稳增长扩内需的重点。
2020-08-31 10:20:42 氢能观察政策利好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相关产业规划,资本大量进入,氢能产业迎来一轮投资热潮,中国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4月开始该公司陆续走进高耗能企业开展余能普查,并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效优化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高耗能企业绿色发展。以上只是智慧能源应用的冰山一角,系统集成才能发挥更大效能。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