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助力双碳 | 耗时 21 ms

江苏扎实推进“达峰”行动 努为全国探路

为了在全国率先实现达峰,江苏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正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运用环保新技术、推广低生活理念等方式,大开展减污降

2021-04-21

环境热评 | 用较小成本减煤,推动达峰中和实现

2021-08-13 09:49:41 中国环境   作者: 刘瀚斌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达峰、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先立后破

2021-08-16

深度报告|电增长零化(2020–2030)

实现这一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应尽早完成尽可能多部门的电气化,并确保几乎所有电来源于零资源。

2021-01-25

天合光能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中和

协议约定,方将围绕国家“2030/2060”目标,发挥互补优势,在加油站零能源转型、绿电制氢、光伏材料供应及研发等方面,通过技术、业务及资本层面的协同,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1-08-05

2035年零发电系统成本远低于煤电

中国是否有能和信心实现这一承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带来的系统成本问题是否会成为中和路上的障碍?带着这些问题,《能源》杂志专访了落基山研究所董事陈济,解读中国中和承诺的底气与建议。

2020-12-04

煤化工在“中和”历程中不可或缺

因此,煤炭和煤化工技术将在“”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08-23

”索不止,“节”智赋能,孚能科技创新引领绿色新业态

在企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的“”之路正从承诺快速变为现实,而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由动电池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新能源汽车浪潮。事实上,在推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动电池企业还能做的更多。

2022-07-12

云南首艘大型体纯电客船在昆开建

2020-04-27 10:25:39 昆明日报   作者: 孙潇  4月26日,记者从昆明市地方海事局获悉,云南省第一艘体纯电推进游览船已于4月24日在昆明开工建造。

2020-04-27

晶科能源,站在中和的黄金赛道上

2021-04-26 08:29:44 5e全球对“中和”的重视已经不必多言,在刚刚结束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中国明确表示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能源的绿色低发展”。

2021-07-16

因地施策,地方版达峰路线图渐明

记者了解到,已有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十余省市提出在今年内出台排放达峰行动相关方案。从各地已披露的达峰方案设计思路来看,加大能耗“控”工作度仍是重头戏。

2021-06-28

良节能与国网上海能源公司达成合作 共同打造智慧能源体系

方将在能源互联网云平台以及暖通节能领域构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绿色低、经济环保、多能互补、智能互联”的智慧能源体系。

2019-06-27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抓住中和历史机遇 加快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比如高炉焦炭炼钢将转向绿色氢气炼钢,汽车和船舶的燃油动将被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取代,生物合成技术将取代化工技术生产零并且可回收降解的材料。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1-03-10

稳中提速赶进度 全实现“过半”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与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及各项报告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全以赴实现上半年“过半”,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张壮主持会议并讲话。

中和 联美控股探索建设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平台

2021-07-16 09:08:54 新浪财经“氢”而为,平台先行。

2021-07-26

引领 氢启未来(下)

于让加氢变得像加油一样简单,目前海德利森已经下线三大系列十几种规格加氢设备,还可进行私人定制,客户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长治潞宝工业园区内有一座加氢站,日加氢能达到500公斤。

2021-12-01

正在成为春城的新名片

总装机容量为1450千瓦的昆明市行政中心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投入使用,实现年均发电量180万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排放量1500吨。

2022-12-16

以科技润滑落实“达峰、中和”目标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在行动

3月23日,在中国与欧盟、加拿大共同举行的第五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上,我国政府指出“十四五”是中国实现“达峰、中和”的关键时期。中方将采取更加有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并实施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2021-03-26

储能获政策、资本利好,万亿市场可期

政策和资本利好储能行业,针对如何把握储能行业历史性机遇问题,专家建议,储能公司应该挖掘更多应用场景以建立商业模式。

2021-08-18

湖北武汉官宣:2022年实现达峰!

根据《武汉市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到2022年,武汉市排放量基本达到峰值,排放量控制在1.73亿吨,为全国最早一批明确提出排放峰值量化目标的城市,据了解也是国内最早明确出台达峰路线图的城市

2021-09-22

中和:储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2021-03-12 10:02:56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排放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以下简称“30·60

2021-03-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