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助力“双碳”目标 | 耗时 24 ms

四年两夺工业“奥斯卡” 良节能高端制造项扛鼎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

这是良节能继2016年摘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后再度摘取大奖。据大奖组委会透露,良节能是全国唯一一家将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与项收入囊中的民营企业。

2020-12-28

中和政策挺,光伏迎来大爆发

全球多国中和带来更大商机全球变暖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不只是中国,全球都在转向新能源,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大度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纷纷提出中和

2020-12-17

中和,电装成功举办DENSO DIALOG DAY 2021

在零二氧化排放、零交通事故之上结合电装之前没有的商业模式,为人类和社会的幸福做出贡献。”环境战略通过以下三个领域,努做到在2035年之前实现事业活动中的中和。

2021-06-07

杰集团长丰第二总部基地全面复产复工

在国家复产复工的呼吁下,杰集团积极响应号召,有序安排旗下子公司及杰电气集团第二总部暨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下文简称:第二总部基地)建设项复工复产。

2020-03-16

做好中和的排头兵,电系统要做好这三件事

前电部门是我国排放的主要来源,有数据显示,2019年电排放42.27亿吨,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43%。

2020-12-24

做好中和的排头兵,电系统要做好这三件事

前电部门是我国排放的主要来源,有数据显示,2019年电排放42.27亿吨,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43%。

2020-12-22

面545W+限价1.55元/瓦,华能贵州启动1GW光伏组件招

根据招公告,本次集采的供货地点主要是贵州省州、市,总容量1GW,其中2023年供货300MW,剩余规模在2024年10月31日前供货。

2023-03-22

平心而论 | 中和 要让大家心中有数

这个准太粗放,把能源消费者拉在一条准线上,按每吨煤套算2.6吨二氧化准太过机械,没有说服,无法鼓励大家使用清洁能源技术,也不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2021-02-24

参与中和,全球资管巨头发了!

前,银行、基金等机构或切断对较贫穷的亚洲国家新建燃煤发电厂的融资,或计划通过渐近转型推动新能源项落地,此举可能加速全球提早向中和转变。

2021-08-04

广东甲湖湾电厂新建工程实现“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04-17 10:02:29 中国能建广东院4月15日18时18分,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2×100万千瓦新建工程(以下简称“甲湖湾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2019-04-17

中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

刘俏认为,实现中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涉及排放权有效分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构建我国中和愿景下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削减节点行业的排放。

2021-07-07

细分新能源行业领域 广州展联动企业拓客

近年来,国家大提倡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能源事关疫后经济重振,由国家推行的“新基建”政策一出来,便受到广泛关注。

2020-08-17

国家能源集团积极迎接低时代

我国二氧化达峰和中和的,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使命,国家能源集团将为此不懈努。基于行业历史的状况,国家能源集团此前已打下了资产管理的坚实基础。

2020-11-30

国资委:对72家中企节能降考核!

编制印发《中央企业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组织指导各中央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工作,科学制定本企业达峰行动方案,合理确定,细化部署重点任务,压紧压实推进责任。三是强化节能降考核约束。

2023-02-22

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共谱中和新乡村华章

”的合作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三方以“中和新乡村”为发展,以“农房风貌改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为己任,不断探索乡村低经济模式,实现国家绿色能源经济

2021-07-19

骥翀氢能金属极板涂层高电位耐蚀性提升10倍

近日,骥翀氢能全资子公司常州翊迈在金属极板涂层技术上再获突破,在第四代涂层完全解决金属板防腐、导电、低成本这一行业瓶颈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与装备升级,高电位耐蚀性提升10倍。

2021-10-19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大发展太阳能减新技术

2021-06-04 08:03:3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卜叶  “最大程度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达峰、中和的根本出路。

2021-07-19

实现中和,国家和地方财政将撒出真金白银?

2021-05-26 09:24:56 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中和宏伟的实现,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近段时间,国家层面和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中和实现。

2021-05-26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抓住中和历史机遇 加快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比如高炉焦炭炼钢将转向绿色氢气炼钢,汽车和船舶的燃油动将被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取代,生物合成技术将取代化工技术生产零并且可回收降解的材料。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1-03-10

节能低 提质增效——2019中国节能与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2019-12-03 14:11:51 中国能源网2019年12月3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节能与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9-12-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