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助力“双碳”目标 | 耗时 24 ms

戴彦德:实现中和提高能效是关键

2021-08-27 09:23:11 中国能源网“现在,大家对实现中和的关注点大多在于能源供给侧,对于如何提高能源消费侧的能效重视还不够。”

2021-08-30

”蕴含12万亿市场机会!掀起电央企进击与革命的风潮

2021-01-15 10:14:28 华夏电   作者: 时玉丰  “”是2020年能源行业的一个热词,并将成为能源电企业未来数十年发展的“指挥棒”。

2021-01-15

引领 氢启未来(下)

于让加氢变得像加油一样简单,前海德利森已经下线三大系列十几种规格加氢设备,还可进行私人定制,客户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长治潞宝工业园区内有一座加氢站,日加氢能达到500公斤。

2021-12-01

2021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排放显著下降

,风电、太阳能(7.130, -0.02, -0.28%)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5 亿千瓦,单位GDP 煤炭消耗显著降低,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实现“增长”。

2022-12-02

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实现冷热

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是山西建投集团以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等项为载体,践行“”战略的一个缩影。

2023-09-21

柳州市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申报2023年第一批广西“新”产业项联合复审会议

2023年3月30日上午,柳州市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柳州市申报2023年第一批广西“新”产业项联合复审会议。

香港海洋公园提前完成10年减

2019-07-05 14:15:55 中国新闻网据香港《星岛日报》网站报道,2019年7月4日,香港海洋公园宣布由2012年展开的10年减计划,已在2017至2018财政年度提前达,比预期早

2019-07-05

新型镁基离子电池面世

:12:16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来自该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基于不溶性有机负极材料的新型镁基离子电池

2020-05-07

构建零交通生态平台,电动商用车规模推广 协鑫能科荣膺“2021年度重卡换电TOP品牌”称号

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是我国实现“的重要抓手之一,商用车减更是重中之重。

2022-07-25

曹仁贤:关于收紧排放权配额,尽快完善市场的建议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度,采取更加有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排放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3-08

曾刚:中国市场开新局

“30·60”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向低转型,而市场作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风向,正逐渐被委以重任。例如,阿里利用蚂蚁森林创建账户,未来将逐步布局交易。

2021-04-01

良节能荣获“电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

近日,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良节能)再获殊荣——电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该奖项由中国电建设企业协会(简称中电建协)组织评选,是电建设行业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05-21

山西省“风光”装机破千万千瓦

2020-02-04 14:19:00 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王龙飞  2019年,山西省电运行总体良好,发电量、外送电量均创历史新高,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发电比重和装机比重均比上年上升

2020-02-28

高耗能行业,诞生福建首个“零工厂”

“零工厂”项正式启动建设。

2021-10-26

“两个倍增三个减半”,风电成为中国中和主

在“和能源转型驱动下,2021年新能源行业共同努交出完美答卷,我国新增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达1.01亿千瓦,其中,风电新增4757万千瓦。

2022-03-24

广东交易累计成交额居全国第一

今年9月22日,我国提出减排新:二氧化排放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并多次向国际社会表态,显示出我国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2020-12-17

贵州金元水电项跑赢”实现发电量稳增长

2020-09-18 11:06:42 贵州金元   作者: 班正堂  截至9月15日,该厂年累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多发3.1%,贵州金元安顺水电厂持续推进“跑赢”竞赛活动以来

2020-09-21

重新审视“循环”下的光伏行业

在“循环”的发展格局下,我国光伏行业如何“拉长长板”?哪些领域将成为行业可以发掘的新方向?什么是“循环”?即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11-03

市场来了,电交易如何接招?

前,广东省(不含深圳)纳入排放管理和交易的企业是指电、水泥、钢铁、石化、造纸、民航等6个行业中,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准煤)及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近

2021-01-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