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锂电池全球龙头 | 耗时 33 ms

联盟:1月装车8.7GWh,同比上升273.9%

2021-02-24 08:25:58 第一   作者: 邓娅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1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

2021-02-24

牛耳,铜箔迎来高光时刻

铜箔目前是产业链产能周期最长的环节之一,正深刻影响当前下游们的产能释放及竞争格局。前些年,铜箔受制于产业的整体规模及景气度,更多是作为路铜箔的一个附属而存在。

2022-03-01

三部门:推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推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2022-08-11

新能源项目储备创新高

“新基建”释放能,新一轮扩产潮起。“不同于以往的扩产,这一轮扩产中为了赢得先发优势,企业大幅集中布局。”中国新能源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说。

2020-04-01

研究显示:近30年来离子成本下降了97%

2021-04-01 08:31:09 盖世汽车过去30年里,用于手机、笔记本脑和汽车的可充离子的成本大幅下降,从而推多行业技术迅速发展。

2021-04-01

韩国研发新负极材料 将离子储能能提高50%

2020-05-25 15:58:54 盖世汽车   作者: 余秋云  据外媒报道,一个韩国研究团队成功为离子研发了新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

2020-05-26

南美市场崛起,比亚迪崭露角,或成

虽然其他国家2020年的新增装机量数据尚未出炉,但根据2019年数据预测,2020年巴西很有可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四大光伏市场,仅次于中美和越南。

2021-03-24

注入新活 增添新——柳州国轩新增年产10GWh生产基地项目签约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李俊)招商引资又传来重磅好消息!7月30日,在市长张壮、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业务总裁王启岁等领导的见证下,柳州国轩新增年产10GWh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柳东新区。

部企业领衔 “掺硅补”将成今年新风向?

2021-01-26 10:31:18 中国新年伊始,在提升能量密度的道路上,企业们就已经纷纷“亮剑”。1月8日,国轩高科首次亮相了210Wh/kg磷酸铁产品。

2021-01-26

国内4月装车8.4GWh,环比下降6.7%

2021-05-13 08:59:34 EV视界5月12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装车量共计8.4GWh,同比上升134%,环比下降6.7%,同比增幅有所下降

2021-07-13

“测试1037℃不起火、不爆炸”:长城汽车公开大禹技术

2022年,大禹技术将对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系列车型开启面应用,将提升到行业新高度。

2021-09-26

镧系新型固态解质来了 有助开发高比能固态

4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姚宏斌课题组、李震宇课题组与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课题组合作,设计开发出镧系金属卤化物基固态解质新家族,实现了无任何极修饰且室温可运行的固态金属

2023-05-05

新型汽车甩掉“充焦虑”

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一项名为“高比能快充离子”的技术获得了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

2019-07-05

多年前提出的磷酸锰铁又“香”了?

磷酸铁凭借成本低廉、安性高、循环寿命好,目前已经逆袭三元,再度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

2021-09-22

离子或将走向末路 美日欧等国研发镁、锌离子

芯研所援引日经报道,鉴于离子在能效方面的弱势越来越显著,镁离子技术和锌离子技术或许是两种替代选择,或将于在2030年之后替代离子

2021-11-22

过剩危机中企业“结盟”抢市场

组件商出货量大涨事实上,隆基股份在去年11月底宣布组件出货量已突破20GW,而根据IHS Markit最新公布的统计结果,隆基股份组件年出货量在22-24GW之间,成为最大组件出货商,出货量超越连续四年位居榜首的晶科能源

2021-02-26

10分钟充进9成量!董明珠的格又有新用武之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曾公开表示:“我认为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始终要把的安性放在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格是目前领域安性能最好的之一。”

2021-12-03

金属月报:价继续上涨

8月价继续上涨。磷酸铁(LFP)的月度市场份额为51.3%,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镍钴锰三元离子(NMC),进一步提振对碳酸的需求。从回收的金属可能有助于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1-09-16

:恐慌与坚守,何去何从?

2022年供给增长33%-35%,但下游正极材料、厂的普遍排产规划翻倍,供给增量完不及需求增长,我们认为价的高位持续性相当坚实。

2021-12-28

加大对供应控制权 整车企业自建厂成主流?

2021-03-17 10:18:09 财联社   作者: 徐昊  面对化大潮的到来,从加大在领域的布局到亲自下场投建厂,不少整车企业都试图尽快实现

2021-03-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