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锂电池全球龙头 | 耗时 34 ms

美国建成首艘100%氢燃料商用船舶

近日,首艘100%氢燃料商用船舶建成,并在美国西海岸为正式运营做准备。

2021-11-10

亿纬极耳大圆柱磷酸铁解析

9月13-14日,由中国网、广东省车商会联合主办,星恒源总冠名的“2021轻型车用技术及应用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在“两轮技术与突破”论坛上,惠州亿纬能股份有限公司小型芯方案总监郑为工

2021-09-17

第一季度产业投扩产追踪

据高工不完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产业链投扩产项目(包括材料、设备等领域)约30起,投资金额超1850亿元,其中领域总产能超100GWh。

2020-03-26

亿纬能拟募资25亿元,发三大项目

3月8日晚间,企业亿纬能(300014.SZ)发布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25亿元,用于三大项目及补充流资金7亿元。

2020-03-09

特斯拉将12V铅酸替换为,宁德时代又一神操作

铅酸被大肆用于内燃机汽车、飞机发机的起两轮车的,等等。由于当前汽车的气架构来源于内燃机汽车,所以当前几乎所有新能源车的启仍然是铅酸

2021-07-15

中国如何持续增强竞争

2022年,中国产业装机量达294.6GWh(吉瓦时),占60.4%;前十位的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

2023-07-19

中国为首 亚洲三国在产业链中占优势地位

2021-03-30 13:31:09 缆网日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携手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产业链的竞争中具有独特优势。

2021-03-30

首款完自主研发钠离子实现量产

据了解,中科海钠在钠离子正负极材料、解液、制造工艺等技术上都具备完自主研发能,在国内以及钠离子底层研发及产品应用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2020-09-21

2020领域IPO观察

一方面,产业链上演的新一轮资本扩张行表明,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未来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升维,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2021-01-04

何小鹏:为拿到蹲守宁德时代报道不实

荒”来袭?为了满足车企们的需求,各大公司也开足了马。面对短缺,车企们不敢怠慢,纷纷提前抱紧厂商的“大腿”。

2021-07-26

企业上游资源“卡位战”

企业布局上游的节奏,在材料涨价催化下变得更加迫切。据不完统计,宁德时代直接或间接参股的上游材料企业超过20家,通过控股、兼并购、深度绑定以加深对上游原材料的掌控。

2021-09-29

BNEF重磅发布 | 离子产业供应链排名

本文是彭博新能源财经离子产业供应链排名的第二版更新。彭博新能源财经在本报告中对离子供应链上30个领先国家2021年的活进行排名。

2021-10-18

频获海外车企加单,宁德时代圈粉能有多强?

而早在2018年3月,宁德时代就已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最核心的MEB车平台中国境内唯一、内优先采购的供应商。

2021-03-22

2023年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设备订单不断!

导读:近期,蜂巢能源发放了多个设备订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日益火爆,加速了企业对外扩张度。除了大规模扩产材料,设备也逐渐升温。近期,蜂巢能源就发放了多个相关订单。

2021-12-03

松下战略“变道”

图片来源:松下官网高工获悉,新公司分别设立东京和美国总部,业务范围是车载大容量/高输出功率方形离子的开发、制造和销售;车载固态的开发、制造与销售。

2020-02-25

流程管控确保

  随着手机、汽车的普及,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固有的热失控所引发的车、储能站起火爆炸事故,也让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023-07-26

竞逐高能量密度

保护期结束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企业宁德时代和新能源领军车企特斯拉是否达成合作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首家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特斯拉如何选择合作厂家,也撩拨着国内企业的神经。

2019-03-26

集中度过高 产业内忧与外患

无论是还是中国,行业的集中度都很高,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剩下的不足20%的市场由众多企业斗得你死我活。

2019-06-25
小微企业服务联盟进园区之“法律风险防范”主题系列沙<em>龙</em>首场活<em>动</em>在阳和工业新区顺利举办

小微企业服务联盟进园区之“法律风险防范”主题系列沙首场活在阳和工业新区顺利举办

 ▲ 沙现场(通讯员  罗娟)为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帮助企业规避、化解因不规范行为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和法律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助企业依法合规经营,6月23日

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企业都有哪些应对措施?

面对持续攀升的原材料价格,各大厂商也开始接连传出提价消息。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企业均为减少成本上扬带来的冲击,于日前发出涨价函。

2021-10-2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