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锂电池全球龙头 | 耗时 35 ms

丰元股份:正极材料新基地开建 部客户大单抢产能

磷酸铁价格持续上涨之下,相关个股成为资本市场热点。近日,丰元股份(SZ:002805)的正极材料安庆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引起机构投资者高度关注。

2021-11-29

远景集团提出加强标准

远景集团CEO张雷,曾在两会上提出加强标准的指定,也在2019年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更多远景集团对于性的重点工作。

2019-07-16

前三季度销量TOP10乘用车配套“解码”

汽车化正在提速,带装机量也在向上狂飙。行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新增注册量已超过430万辆,在新车销售中的占比已经提升至7%。

2021-11-08

嘉能可和最大正极材料制造商联手了

自大众“尾气门”爆发以来,研发汽车及投资,已成为各大整车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国的重要战略目标。目前,在正极材料中,钴酸的应用最为广泛。

2019-05-31

的三国演义:韩企偷师 中企超车

不难看出,如今中日韩的10家企业,合计瓜分了9成以上的市场。要知道,曾经在装机量的企业排行榜,TOP10中你找不到一家除中日韩之外的企业。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八年之久。

2021-07-15

BMO:钴过剩将减缓汽车普及率

不仅如此,BMO还降低了预期的轻型汽车普及率,以反映今年7月底汽车销量下降7%。BMO预计,2019年轻型汽车销量将下降800万辆,总计为9000万辆。

2019-09-09

2020上半年TOP10盘点

另一方面,有潜企业再次得到众多国际车企的厚爱,说明自身的技术实已经得到了认可,甚至在范围内也有了一定的地位。可以说,现在的企业,已经可以走出国门,参与市场的份额争夺。

2020-07-28

2020中国设备企业“进”与“退”

一面是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对设备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0-05-18

5家产业链科创企业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6亿元

5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中泰证券分析师苏晨认为,容百科技拥有一支国际化研发团队,研发人员319人,其核心技术人员正极材料领域积淀深厚,部分来自当升科技、三星SDI、韩国L&F、韩国GS等及正极材料企业及科研机构

2019-11-06

出货量TOP 10:中国企业数量正逐年减少

2020-02-21 10:20:07 北极星储能网近年来,随着汽车的不断推广应用以及化学储能产业兴起,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但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无论是还是中国国内、出货量增长速度放缓

2020-02-25

首款半固态离子将推向市场

2020-01-09 09:17:58 微   作者: 蔡雅倩  据报道,日本子公司京瓷正在推出一款Enerezza住宅储能,该将采用世界首创的半固态离子架构

2020-01-09

2021新能源行业订单年度汇总—接单到手软,设备一炮而红!

2021年设备订单较2020年有大幅提升,据统计,15家企业收获超50个订单,20家设备企业获得超381亿元订单。下面小编给2021新能源行业订单做一个系统面的汇总。

2022-01-11

关键原材料自给不足,产业该如何破局?

产业链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解液、隔膜,中游的离子芯、模组及下游的消费子、储能、汽车、自行车等。

2021-09-08

刘彦产业链企业要提升产品综合优势

刘彦谈到,近几年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市场,2018年约有890亿元规模。此外,储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虽然目前规模还比较小,但从整个储能新增项目来说,60%都采用

2019-12-17

三位教父获得诺奖,这些中国公司要更火

高工产研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未来五年,仍将是离子行业增长最快的板块,其增长主要受各国及地区积极开发、推新能源汽车带

2019-10-10

2025年供应或将耗尽 “荒”警钟为谁而鸣?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逐步驶入深水区,需求也愈发高涨。各大厂纷纷寻求扩产,似乎也难以追上下游需求的快速步伐。缺芯还未解决,如今“荒”又成了横亘在眼前的一大难题,机构与业者密集敲响警钟。

2021-07-26

为什么会有安问题?

新能源汽车可选择的方向很多,一百多年前第一辆汽车就是的,但当时技术不成熟,没有实现产业化,那时候是铅酸。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使用最多的是

2020-09-30

企业深度布局储能市场 属谁“先知先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装机量位列第十名的企业装机量仅为645.01MWh,也就是说双登集团、南都源从上述两个大型项目中拿到的5G基站用磷酸铁的订单量,就超过了大多数生产企业

2020-12-24

海外扩产“跃进” 国内设备迎来出海良机

中国不完统计,仅今年1-6月,远景、Northvolt、LG新能源、亿纬能、国轩高科、三星SDI和大众汽车等在欧洲、北美等地官宣新建的项目就超过300GWh,此外还有不少企业蠢蠢欲

2022-07-14

中国产业 内忧与外患

无论是还是中国,的行业集中度都很高,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剩下的不足20%由众多企业斗得你死我活。当前,国内行业整体变淡,除了主流企业相对活跃。

2019-06-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