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电池,正成为资本 | 耗时 40 ms

日媒:钠离子有望用于汽车 中企或在2023年投入使用

据《日经济新闻》12月17日报道,继锂之后,钠离子备受关注。报道称,该不使用产地分布不均的稀有金属,可望帮助企业稳定采购材料并降低生产

2021-12-28

“三元铁锂”即将量产

在工信部348批新车公示中,蔚来新车ET7搭载了混合材料组包,在种类一栏,有两种包可选,分别是三元锂包和三元锂、磷酸铁锂共同组包,两种材料的供应商均江苏时代。

2021-09-16

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网累计节省客户接149亿元

自去年开始,广东网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客户提供省时、省钱、省心的服务,让作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在转型升级的路上时刻“充满”。

2019-08-22

2月LG化学独家特斯拉中国工厂供应

2020-03-23 11:04:43 汽车之家   作者: 胡永彬  日前,有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2月份在中国工厂所生产的Model 3全部采用的是LG化学供应的

2020-03-24

瞄准泛在物联网,华国网建设一流配

2019-04-04 20:09:00 china5e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标志,以再气化路径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在全球范围深入发展。

2019-04-09

宁德时代扩增300GWh产能背后的设备需求

2021-03-01 11:00:32 中国网全球需求,在加速爆发。

2021-03-01

锂硫掺糖更稳定 储能能提高4倍

锂硫是一种最有潜的下一代。它的储能能比今日锂离子提高了4倍。长期以来,锂硫的稳定性一直无法解决。当时,极会膨胀和收缩,受到很大压迅速恶化。同时,负极受到硫化物污染。

2021-10-20

全球首套新型钠离子亮相综改区!

1MWh钠离子储能系统由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中科海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造,长9米、宽3米、高2.45米,可储存1000度,同时十几辆汽车充

2021-07-26

50家锂上市公司H1业绩预告 五下滑

在补贴红利消退、产能过剩、降、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牵下,产业链寒流在从下往上蔓延,从主机厂到企业到设备材料企业再到上游原料企业等等进一步加深,锂概念板企业营收净利受到波及不可幸免。

2019-07-22

谁来储能买单?

光伏、风等新能源身,不像传统的火和水,是有转惯量的,转惯量可以带来整个系统的稳定。但光伏一照射就有,没有照射就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构建一个转惯量,这就是强制配储的由来。

2022-09-14

预计2020年储能产能下调10%至237GWh

、光伏和储能供应链端厂商受到较大冲击,或将耗时数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常产能。

2020-02-25

商用车和燃料亮点

前9月产销降幅收窄 但同比-5%的预期目标难完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汽车产销量分别220.9万辆和227.1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11%和16%,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2%和5.2%

2019-10-15

2025年全球液流市场规模或将达3.7亿美元

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智能网技术高级顾问Peter Klauer今年5月表示,液流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持续时间更长的优点,这使得大容量储能系统采用液流更具效益。

2019-08-22

新能源汽车将迎“退役潮” 提速构建回收体系迫在眉睫

此前,国家对的再生利用高度重视,2018年,多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加强的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源综合利用等。

2019-11-11

全球首款半固态锂离子将推向市场

2020-01-09 09:17:58 微锂   作者: 蔡雅倩  据报道,日子公司京瓷在推出一款Enerezza住宅储能,该将采用世界首创的半固态锂离子架构

2020-01-09

“一带一路”沿线缺口创造投机遇

在日前于杭州举行的“一带一路”清洁国际合作论坛上,业界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较大缺口,将能源行业拓展业务的重要区域,希望国内企业能“编队出海”,携手克服发展阻碍,实现互利共赢。

2019-09-16

韩国民众公开抵制氢燃料

中国、日和韩国的政府也在推进氢燃料车的产业化进程:·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5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5万辆规模的应用,建300座加氢站

2019-09-29

中国光伏产业最具全球竞争,隆基股份不是下一个“华

光伏产业链从上到下,大致可分4个环节:硅料、硅片、片、组件,其中组件产业中最重要,在终端占比约50%。而全球光伏组件市场排名前十名的企业中,有八家是中国公司。

2020-10-14

韩国联盟初见雏形

此,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投61.1万亿韩元(约合3730亿元人民币),将汽车及氢燃料车的全球年销量提升至67万辆,跃升全球三大汽车企业之一。

2020-07-29

一季度全球储能领域风险投额增长显著

年一季度,全球储能领域的融总额达2.44亿美元,较2019年一季度有大幅增长,同比增长88%。

2020-04-2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