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柳城县深入落实“七个一批”工作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不断夯实产业支撑,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冲刺“双过半”,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汽车产业协会来柳,与东风柳汽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新能源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从市场格局来看,晶盛机电是国内单晶炉市场的龙头企业,除“隆基系”连城数控,京运通单晶炉自产自用外,TCL中环、晶科能源、双良节能、上机数控等新老势力硅片厂商均为晶盛机电的客户。
头部硅料厂商大部分被长单锁定,硅片扩产如火如荼,上游设备率先受益。受2020年硅料供需失衡影响,中下游硅片厂商下半年多以长单形式与硅料厂商签约,少数以合作建厂的方式签约,保证硅料供应充足。
累计出货量稳居第一,一体化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3年3月30日,晶科能源累计组件出货量达150GW,为全球首家突破150GW的光伏企业。产能均衡提升,一体化规模和效率持续提高。
水上智能冲浪板、无人驾驶观光车、智能汽车、柳州772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等元素,让参展观众看到一个多元的柳州,感受到这座城市工业科技、民族风情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
这其实并不是光伏行业第一次大手笔的扩张产能的投资。2020年年初,仅仅几个月时间里,就已经有隆基、晶澳、通威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发布公告,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上多个方位进行布局。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此前表示,我国光伏行业在主要生产环节取得了全面进展,多晶硅产量全球占比为67.3%;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全球占比达70%;且在2020年年底光伏发电将从规模上超过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拟入池单位名单公示为加快广西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助力新型工业化,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
面对高速发展的光伏产业,隆基股份也延续着在产能扩张方面的前进步伐。近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将在银川投资建设年产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及年产3GW单晶电池项目。
2023开年以来,多晶硅扩产、开工消息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家企业发布多晶硅扩产消息,规模为13.2万吨;4家企业多晶硅项目开工,累计规模达70万吨,6家企业总投资金额超530亿元。
5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目的是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的光伏行业风头正劲,不过消纳问题也日益凸显,西北地区的消纳形势严峻,弃光电量占全国的87%。伴随新基建“重头戏”特高压等产业链建设的推进,长期以来制约清洁能源发展的消纳难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破解。
火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动力电池需求正旺,包括比亚迪(249.920,2.72, 1.10%)、宁德时代(492.990, -0.32, -0.06%)等均在大举扩产,厦钨新能会如期分得一杯羹吗?
今年4月,我市举办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延伸柳州螺蛳粉产业链,让一产“接二连三”。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指出,目前国家提倡建设智慧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必不可少,但目前由于储能技术的限制,我国多个地方面临风电、光伏的大量浪费,希望能建立起协调的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应用和电动汽车的产业联盟来解决问题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作为柳州重点培育的新兴主导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整车生产企业,还有国轩高科、瑞普赛克为代表的锂电池制造企业。
在市大数据发展局的支持指导下,东城集团柳州市东科智慧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城集团东科智慧公司”)牵头,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团队参赛的“基于V2X的智能网联数据应用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