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电池装机 | 耗时 65 ms

吉利入股孚能科技,化解焦虑

2019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和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的崛起,传统的吉利感到了压。毕竟吉利仍属于燃油车时代。即便押注了几乎所有的技术路线,但没有研发和制造的基因,仍是吉利的烦恼。

2021-01-2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锂离子硅负极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20-08-05 09:49:1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随着移子产品、大规模储能和汽车的快速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锂离子及后锂离子已成为当今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

2020-08-06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蓬勃 老牌制造名城发“新能”

不少国内老牌汽车制造城市,正在发“新能源”。在开幕上,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常青称,中国的汽车生产正由传统燃油驱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

2019-03-26

海上风船“身价”暴涨

启东海工研发中心党委工作部的陈晓锋表示,目前,在各国政府及相关构的积极推下,欧洲海上风发展活不减,中国海上风建设如火如荼。

2021-01-11

自燃事故频发下 为什么三元锂市场依然火热?

自补贴滑坡后,经过前两月的过渡,我国市场开始回暖,产销量开始上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9月,我国产量累计63.5GWh,同比累计增长37.9%。

2019-10-18

2019全球氢燃料乘用车销量达7500辆

在燃料方面,以2019年年底为准,韩国占全球燃料出货量的40%,氢燃料量为408兆瓦,超过美国(382兆瓦)和日本(245兆瓦)。

2020-02-25

受疫情影响 2020年印度新增太阳能光伏降幅或超四成

2020-10-29 08:31:24 缆网国际知名研究构伍德·麦肯齐(WoodMac)表示,随着持续进行的Covid-19大流行影响项目活,印度太阳能光伏(PV)系统的总安量可能会在

2020-10-29

全国三分之一锂出自西宁

目前,西宁市已建成全国首条第六代锂生产线,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世界最大锂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仅2019年西宁市新能源、新材料产值就增长了17%。

2020-07-09

西南地区首台单容量最大风并网发

2020-04-20 13:45:25 中国华4月18日,西南地区单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组,云南公司牦牛坪二期火木梁风项目首台风并网发,标志着该公司向打造风光水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战略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0-04-20

中国车热潮与互联网泡沫有相似之处

2019-05-13 13:28:30 新浪汽车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生产制造商警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过于拥挤,已开始类似于世纪之交破裂的互联网泡沫。

2019-05-13

通威股份建成全球单体最大光伏基地

这标志着其成都基地累计完成四期项目建设,单基地产能规模逾10GW,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晶硅光伏生产基地。据通威太阳能介绍,上述项目今年开工,实现了当年投产。

2019-11-19

国潮起「孚」:从南孚走行业领军之路,看企业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近些年来也有很多非正规拆箱测评,简单地将「聚能环」理解成负极底部的红色塑料圈,而事实并非如此。南孚聚能环是贯穿于整颗的一套完整技术,它使得闲时更耐储存,用时量更充沛持久。

2019-10-17

隆基股份加入战局,氢能源的会来了?

此外,在技术层面,利用解水制氢可有效化解风、光伏发等新能源发亟待解决的消纳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制氢-氢燃料”的路径可以形成完整的储能解决方案。

2021-07-09

台湾将建第一艘海上风

”,他们正联合当地企业筹备建造台湾第一艘海上风专用安船。

2020-05-06

聚焦低碳发展 引领清洁供热|石热中继能源站双良节能组全部吊完成!

2021-07-16 09:43:29 中国能源网7月13日,石家庄环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石家庄热厂东厂区内的最后一台补燃型溴化锂换热组吊完毕。

2021-07-16

价格突破14万元/吨 企业都在抢这个材料!

导读:目前锂已经成为氢氧化锂的下游主要需求,占比高达7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景气带需求的大幅增长,供需的不平衡让原材料的价格一路上涨。

2021-09-08

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光伏基地项目近期开工

近期,第一批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光伏基地项目已有序开工。从已开工的大型风光伏基地项目看,甘肃规模最大,青海次之。

2021-11-10

关于开展2023纺织服优供给促升级活的通知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纺织服产业体系,提升纺织服供给质量,推纺织服行业稳增长、扩内需、稳外需,现组织开展2023纺织服优供给促升级活

全球低碳能源转型“危并存”

包括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全球风能理事会在内的多家行业组织和分析构均预计,受疫情影响,今年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很难“复制”过去几年的新增规模。

2020-04-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