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电池装机 | 耗时 27 ms

国网庆阳供公司:圆满完成继保护和安全自置“排雷”工作

2020-12-07 12:06:57 中国能源网   作者: 朱菲菲  12月4日,国网庆阳供公司圆满完成庆城县10座35千伏变站继保护和安全自置“排雷

2020-12-07

国轩高科:三元半固态预计今年量产

9月14日,国轩高科(002074)(002074.SZ)在互平台上表示,磷酸铁锂已拥有210Wh/kg能量密度芯量产能,三元已实现302Wh/kg能量密度芯量产车,三元半固态预计今年量产

2022-09-21

燃料的“咽喉”攻坚战

氢气循环泵则是氢燃料的关键部件之一。然而,如此关键的核心部件,我国却要依赖进口,国产化迫在眉睫。

2020-11-25

未来十年太阳能对白银的需求将达8.88亿盎司

从2020-2030年,用于光伏发的太阳能对白银的需求将累计达到8.88亿盎司。

2020-06-03

BNEF:氢燃料车展望

然而,自2010年以来,纯车和插车出现爆炸性增长,人们对氢燃料车的未来产生怀疑。除了现代和丰田等少数几个车企,大多数车企都减少了对氢燃料车的研发投入。

2020-04-17

配套网建设助国内陆上单容量最大风组投运“上网”

全国陆上单容量最大风组——华新能木垒四十个井子80万千瓦风项目首台6.7兆瓦风近日成功吊,标志着该工程项目建设进入风场区安施工的快车道。

2022-10-31

报告丨2019年中国锂回收再利用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2012~2014年车的退役期临近,2018年被行业认为退役潮元年,然而市场上的回收量并没有达到“小高峰”,部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2019-12-12

不漏的“量子

这种的特点就是不会漏。“量子是一种微小的、纳米尺寸的,可被用于纳米尺度的应用。”作为该研究主要负责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家加布里埃尔·汉纳解释说。

2019-10-28

河北六骏氢燃料汽车下线

河北六骏氢燃料汽车下线仪式现场。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下线仪式上,河北六骏氢燃料公交车揭开神秘面纱。

2020-09-25

锂离子的成名之路和背后的三十年

汽车迟迟发展不起来,与其的技术不佳有关,直到“锂”的发展,使其挽狂澜。这不得不归功于古迪纳夫的磷酸铁锂,这正是比亚迪造车采用“铁锂”技术。

2019-10-11

用于储能负极废旧沥青再“上岗” 寻材问料

以该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比容量可比现有商用石墨提高近52%。研究还发现,介孔碳材料作为极,在钠离子、钾离子和大规模储能液流中均可表现出优异的化学性能。

2021-10-26

诺贝尔化学奖和车载锂

无论汽车有多少新款型,使用多少新材料,增加多少新功能,源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确实,与发展相对应的,是汽车产业的空前繁荣。

2019-10-14

比一粒盐还小的问世

子产品一直在朝小型化迈进,小型微子设备(如植入人体内的传感器系统)需要比一粒灰尘还小的计算。但迄今为止,缺乏可随时随地运行的源,以及很难生产可集成的微这两大因素阻碍了这一趋势。

2022-02-28

新型储能规模将达3000万千瓦以上

2021-04-25 07:50: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刘羊旸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快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4月

2021-07-13

航空开启全球“竞速模式”

就在前不久,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也宣布资助5500万美元开展“协调冷却的集成驱”和“低碳高效率航空混合系统”两大研发项目,旨在推窄体商用客低成本高性能航空技术和高效燃烧碳中性航空燃油的系统研究

2020-04-01

迎峰度夏期间 陕西网调度容量3596万千瓦!

迎峰度夏期间,陕西网调度容量为3596万千瓦,其中火3269万千瓦,水327万千瓦,去除因来水不足、高温、环保改造等因素减发容量716万千瓦,陕西水、火最大发2880万千瓦,在负荷达到

2019-06-20

山东:推氢能产业加快发展

今年3月,潍柴集团年产20000台氢燃料工厂正式投产。

2020-06-28

我国氢燃料业驶入“快车道”?

与此同时,中国石化将利用合资合作优势,在成都建设撬加氢站1座,重点服务于当地氢燃料公交车,并加快推进北京、张家口等地加氢示范站的建设准备工作。

2019-08-29

大陆已正式启用德国燃料实验室

2019-07-24 08:16:09 汽车之家据外媒报道,大陆集团正在向燃料技术领域拓展业务,公司日前与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展开合作,于7月17日正式启用燃料实验室,致于燃料技术的研发工作

2019-07-24

储能“闹荒”背后 折射新能源的热与冷

“在赚钱的背景下,制造商们更愿意把锂产品供给下游主厂,追求利润最大化。”储能短缺背后随着政策的明朗,今年储能领域强势崛起。

2022-10-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