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大背景下,氢燃料凭借着密度高、加氢速度快等优点引起了市场的注意。氢燃料电池的优缺点与电动车相比,氢能源汽车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最为明显的便是续航里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近80万吨。与这样的数据相伴的一个问题是,这些退役的动力电池都会去向哪里?
尽管电动车经历了多年的反复迭代,逐渐在能耗、动力、智能化等层面变得比燃油车更好,但充电慢、充不满、停车掉电、低温下续航大幅降低,冬季电池问题仍是新能源汽车尚未绕过去的痛点。
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太阳能电池、光伏等行业蓬勃发展,相关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生产效益逐步改善,新兴增长点表现亮眼,此前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车市整体下行,导致全球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仍存在不确定因素,而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从未放慢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步伐。
2021年以来,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与产能紧缺,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技术路线的风险:锂电池下游需求快速释放造成上游价格上升,产能供应不足,导致储能与电动车、两轮车、智能家居等下游“
近期,光伏制造端的价格逆势再涨,不断挑战行业想象力。如何理解这种几近猖狂的价格表现,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加以解读。01制造端价格逆势“一涨再涨”光伏制造端掀起新一轮“涨价潮”。
在过去的电力规划以及政府文件中,“准确把握电力需求”的提法不一而足,比如2012年《迎峰度夏》通知,2016年发改运行[2016]413号文件,发改运行〔2018〕855号文件都提及,要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形势
2019-10-15 10:18:00 参考消息网核心提示:“从锂离子电池本身来说,确实如此。在手机和个人电脑等方面,以前日本很有优势。在日本制造所需电池是合理的。
2019-06-11 09:27:03 界面在国家各类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围绕“氢燃料电池车”展开的氢能产业持续升温,“氢能社会”似乎正加速向我们跑来。
2020-06-02 09:34:43 乐晴智库精选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上游动力电池市场的蓬勃繁荣,打破了原本由日韩主导的锂电池格局。
氢能源 or 电力能源?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传统车企,在全球大力推动汽车电动化之际,丰田的态度却非常暧昧。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电力能源和氢能源,其中丰田似乎更看好氢能源。
即使像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回应称动力电池“暂不涨价”,但是在原材料价格“涨声一片”的背景下,至于电池企业的“价格定力”能扛多久,仍是个悬念。
2月10日,上海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通过差异化安排,加大了对纯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并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混动汽车的,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71GWh,增长2015年到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43.2%。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需求,2019年全国锂电池理论退役量达到35.5万吨。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