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动力电池打响“无钴” | 耗时 33 ms

新版锂行业规范条件即将出台,企业疯狂扩产将受限

11月18日,工信部子司对《锂离子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离子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同时公开征求意见。

2021-11-19

回顾2019上半年那些扩大锂材料产能的企业

该项目主要产品及产能为镍锰酸锂(锂离子正极材料)10万吨(含正极材料前驱体10万吨)。项目分两期建设,总体建设期为五年。

2019-12-31

氢燃料为大同造氢能之都续航发

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加紧组装燃料。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宏亮告诉采访团,氢燃料 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能,具有污染、噪声、高效率的特点。

2020-11-23

上半年化学储能暴涨260%! 工信部公布锂“成绩单”!

新型、半固态加快量产步伐。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温测、隔热、水冷、导热、排气、耐压等多重防护措施在系统级领域加快推广应用。三是光储端加快融合发展。

2021-08-04

下一代“锌”然而至

随着交通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子设备的层出不穷,对安全的需求愈发迫切。寻找下一代,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2020-09-23

为何设计困难重重?

最重要的,汽车的必须在整车架构层面进行设计开发,因为的运行状况将影到整个系统,而且模块的设计、组装、维护还面临诸多困难。

2019-10-11

磷酸铁锂卷土重来

因此,有关的一举一,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2019-10-09

到2050年全球对金属的需求将增加500%

2020-05-13 14:09:23 NAI500世界银行(WorldBank)周一报告称,到2050年,金属(如石墨、锂和)的产量将必须增加近500%,以满足全球对清洁能源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0-05-13

燃料的“春天”即将来临

但燃料的降解速度往往太快,成本的增加与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正比关系。日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工程师们对燃料的化学反应取得了新的突破。“燃料是一项具有潜在的颠覆性能的技术。”

2019-05-28

报告丨2019年中国锂回收再利用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2012~2014年装车的退役期临近,2018年被行业认为退役潮元年,然而市场上的回收量并没有达到“小高峰”,部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2019-12-12

实现零碳排放 欧盟需扩建车充

据悉,欧盟计划大量拓展车充站及氢燃料加注站等技术设施,并为民众提供购车补贴,希望能够为零碳排放做出更多努

2019-09-16

新能源汽车的旧该去哪

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试点地区,到2020年,江苏全省将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体系,重点地区新能源汽车基本回收利用。

2019-12-25

欧洲要实现雄心,为何绕不开中国

而同比增速超过100%的12家厂商中,11家是中国企业。自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已连续5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在全球占比高达34.16%。

2022-10-31

“锂新贵”双主业发,永兴材料凭啥暴涨近6倍?

大涨背后的逻辑值得探究,一方面是永兴材料身处火热的锂赛道,而且又是在上游,论是锂资源概念股——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盛新锂能、西藏矿业、盐湖股份等,还是镍概念股——华友业、中伟股份等,都出现了大幅的上涨

2021-10-12

安全性是先进性的前提 新能源汽车升级“在路上”

能量密度追求加剧安全隐患“刀片”对安全性能的强调,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路线之争不关系。

2020-04-13

磕碰受损 小鹏汽车G3发生起火事故

经小鹏汽车工作人员现场初步勘察,车辆外观完好,到店举升勘察后,发现箱底部有明显严重的磕碰伤痕,导致严重受损,初步判断是该次事故的原因。公司会对该事故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勘察与分析。

2020-08-13

两大阵营 硅片尺寸大战

TCL增持中环股份疑是彰显双方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中环股份新厂正式开工,将影到整个光伏行业地位。

2021-03-22

疫情影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减少4.1%

在本次会议上,上海有色网新能源高级分析师梅王沁带来“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梅王沁表示,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较大,H1产销量不及40万辆,预计今年新能源纯乘用车同比减少5%。

2020-10-30

5月产量骤增317%、占比超六成 磷酸铁锂耀眼的逆袭

6月15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磷酸铁锂单月产量达8.8GWh,同比大增317.3%,占国内总产量的63.6%,远超三元锂的5.0GWh。

2021-07-15

欧洲逆袭日韩和中国,胜算几何?

在占据车总成本将近40%的领域,中日韩三国绝对垄断的格局已然明显,群强环伺,欧洲玩家在零部件供应和成本控制上都倍感焦虑。

2019-07-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