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剑指全球第一 产业链多方受益资料显示,LG新能源由LG化学(LG Chem Ltd.)拆分而来,于去年12月正式成立,主营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的蓄电池及能源储存装置(ESS)生产,如今已成为全球
锂电原材料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无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旺盛,二是锂资源供应紧张。而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持续高速增长。
它拥有了一个标杆示范案例,但更重要的是,从研发设计到生产交付,宁德走完了一套完整的动力电池工业流程。而作为国内首先打入海外龙头车企供应链体系的动力电池厂商,这也成为了宁德日后与其他车企合作的基础。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锂电池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已经迈出“走出去”的步伐。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外锂电巨头纷纷在中国进行投资,欲抢占市场。
作为电动车的“心脏”,电池及其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也越来越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 为什么镍如此重要?2. 特斯拉为什么要死磕镍?3. 谁在镍的开发上拥有最大话语权?
可以高度关注的是氢气提纯,由于来源不同,氢气会带有不同成分的杂质,如果想满足下游燃料电池级的氢气,不仅要在氢气的纯度上达到要求,还要去除例如煤炭里面带来的硫的成分。
电池业已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潮」!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电池使用寿命的逐渐到期,动力电池的报废量也随之越来越大。
锂电陷入光伏式“内卷”,上游材料成本大涨,下游锂电企业毛利率持续下降,部分企业扛不住成本压力开始涨价,个别企业逆势降价扩大优质份额,价格博弈将引发新一轮洗牌。暗潮涌动,近来锂电池频频传来涨价的声音。
随后,天际股份、九九久等企业也相继大幅上调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作为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只是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现在正负极材料都在涨价,包括电解液、铜、铝等。”
而动力电池企业进军储能的热潮,也揭示出新型电力系统正在搭建与成熟之中,包括电化学储能在内的储能体系正成为电力系统的“刚需”,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上述企业集体加码磷酸铁锂材料背后,是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共享换电、储能等应用市场的景气度持续提升,头部电池企业普遍满产排产,订单饱满,进而对LFP材料产生强劲需求。
有统计显示,仅2018年一年,动力电池行业就有十余起收购案例终止。这一势头延续至2019年,2019年开年至今,又有3起收购案例终止。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热潮大有退潮之势,行业洗牌也似乎进入了深水区。
纵观64家光伏企业业绩报告,多晶硅、玻璃、胶膜、银浆等上游原材料/辅材供应商无疑是本次“财报季”最大赢家。原材料/辅材企业盆满钵满!
应用材料公司独有的细线二次印刷(FLDP)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栅线“副栅”断栅,从而生产出高转换效率的电池,并提高生产良率。Tempo?
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公司判断,石油资源作为典型不可再生资源,将在不久之后面临枯竭,于是组建团队开发下一代替代石化燃料的能源技术。而锂电池就是人们提出的新型电池之一。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