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煤电规模、严控新增产能、做好应急储备……《2020年煤电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从多个方面对煤电产能提出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加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锂离子电池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报废“小高峰”。若废旧动力蓄电池处置不当,将带来生命健康、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2020-08-17 11:19:27 快科技日前,我们了解到,比亚迪移动充电服务正式上线,可为车载电池电量耗尽,车辆“趴窝”的车主,提供应急充电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指出,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费国,大力发展氢能是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的战略选项、现实选项。
近日,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再”字标识在2022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标识旨在让更多塑料废弃物充分实现规范化再生利用,这是继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GRPG)发布易回收、易再生设计的
2019-07-11 10:38:44 北京晚报 作者: 叶晓彦 记者从国网北京电力公司获悉,经过紧张的并网调试工作,北京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怀柔北房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
尽管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这种增长,是政策“逼”出来的,而非市场真正内在需求的推动,但是这种高增长,还是让行业陷入了一种集体迷思——就是电动车很快就会超越甚至全面取代燃油车。
,这三个项目将会建设555MW的光伏电站和80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总投资13亿美元,可以创造1000多个就业机会,同时加速内华达州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2035年可供回收的退役电池规模将达到约500万吨,足以满足电池生产所用主要金属15%-30%的需求。全球各政府正在制定回收政策,确保电动车和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09-15 15:01:11 中国能源网 作者: 林通 唐国俊 9月10日,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华龙安全管理学院”在惠州项目部正式开班,公司副总经理
作为继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之后的第5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无疑是生产力“大家庭”中的新面孔,除继承了传统生产要素的基本“基因”外,还兼具宜采集、可复制、广传播、非排他等独特禀赋,因而具有广阔空间。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适应大范围储能、用途广泛、能量密度大等多种优势,因此氢能利用被视为已有能源系统的新型、更优化的利用方式,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氢电二次能源网络的互联互动将会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大趋势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