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祥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加快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累计产量超过300万辆,动力蓄电池配套量也逐年攀升。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动力电池回收有千万市场空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产业链实现碳达峰是最难的,“必须力推新能源,确保2030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在50%左右,同时控制传统车的油耗加速下降,才能实现汽车行业全面碳达峰。”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有多大?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233GWh。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动力电池装车量的攀升,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也进入到规模化退役阶段。
今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供应出现了“电池荒”。“究其原因,国内动力电池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与低端产品产量过剩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还是太慢。”
为保障动力电池回收,工信部于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
他认为,真正能够满足整车企业性能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其产能并不过剩。“近年来野蛮生长的、投机的电池产品看似产量高涨,但整车厂家是不会用的,未来九成电池企业会出局。”
工信部日前表示,为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构建跨区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京津冀三地目前正加快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京津冀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走向有序化、规范化。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2020-03-27 13:59:37 腾讯汽车3月26日,工信部印发《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
2019-09-09 10:48:29 电缆网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以下简称“BMO”)近日表示,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矿物供应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尤其是钴和锂供应过剩明显,预计到2021年电动汽车普及率将减缓
2021-02-09 09:58:56 福卡智库光伏产业是中国领先世界且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和生产制造能力全球第一,硅片、电池、组件世界前十大生产商几乎都被中国囊括。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设和溯源管理,2023年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工作座谈会,部分地方工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
他认为,真正能够满足整车企业性能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其产能并不过剩。“近年来野蛮生长的、投机的电池产品看似产量高涨,但整车厂家是不会用的,未来九成电池企业会出局。”
2019-09-18 10:52:58 上证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18日消息,2019年9月17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培训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作为全球排名前列的化工巨头,巴斯夫一直致力于开发和生产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更可靠的电池正极材料,此次和多家公司合作主要是为了通过电池材料生产和回收闭环实现循环经济,推动电气化发展。
对此,王卫明介绍,近年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警惕行业无序扩产的声音正越来越多,作为最激进的一个环节,硅片的过剩风险愈发突出,机构预计,明年硅片均价或将下降20%;电池与组件的扩产同样激进,以至于六大组件企业2021年的合计出货量目标超过了今年全球的潜在需求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