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几年高度繁荣的发展期,成就了一些明星企业。而首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淘汰期临近,动力电池也随即面临着回收问题,且迫在眉睫。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2025〕13号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
2019-09-23 10:20:29 新华社随着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批新能源汽车进入淘汰周期,动力电池“退役潮”正在袭来,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成为新的蓝海。
2015年后,格林美就进入到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到2020年时公司已经手握3张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置的牌照,而且是首批试点单位,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从电池回收到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立足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等。市场需求叠加政策利好,已有不少企业在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数量超过510万辆,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数量将超过1.3亿辆,且未来10年内,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量将达到数百万吨。
挖好动力电池回收“金矿”,既要发挥政策的协同效应,还要发挥好产业链的协同作用一边是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边是提取的有价金属等原材料能有效缓解我国锂、钴等资源对外依赖程度,新能源汽车的废旧动力电池可谓一座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依旧是全球唯一一家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盈利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北美销售执行副总裁Bob Carter就曾在年初预警,因为供给过剩,电动车可能会在美国出现产销灾难。
要系统总结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加大动力电池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持续实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
电池业已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潮」!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电池使用寿命的逐渐到期,动力电池的报废量也随之越来越大。
日报消息(全媒体见习记者刘心蕊)5月5日,市商务局发布《柳州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现状明白纸》,对当前我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明晰,并作出产能过剩预警。
随着韩国汽车企业及动力电池企业加紧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追赶步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形成的大市场得到了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但由于受现行配套政策及关键技术的客观限制,韩国要培育相关产业的成型链条,仍需不断破除障碍
在 6 月的投资者活动交流中,晶科方面表示将维持积极的投产节奏,保持 N 型产能在行业内的领先规模。一直走专业化路线的硅片龙头 TCL 中环,也加大了下游电池、组件环节的布局力度。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重要原材料之一的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6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31.15万元/吨,较前一日涨0.15万元/吨。
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达到1001万辆。有报告表明,我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已经迎来了退役潮。新能源车报废,这些电池该怎么处理,谁来回收?
按照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快速增长这一节点计算,动力电池报废期已经到来,回收领域的百亿规模市场也将开启,但目前诸多车企无力回收电池,回收体系仍相对混乱。
8月24日,有媒体爆料称,协鑫集团日前已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重卡换电及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实现多场景和新商业模式的研究开拓,推动新能源项目快速落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