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固态储氢应用和新型储氢材料的研发上取得了诸多进展,成熟的储氢材料已在热电联供、储能、车载燃料电池氢源系统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德国一家公司甚至将固态储氢系统用于燃料电池潜艇中。
试想,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大量重金属及化学物质进入大自然,将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污染。”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的观点,曾一度引起了行业的大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底,有关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的相关动态超50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普鲁士类化合物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材料等。
2020-12-04 09:17:51 四川新闻网 作者: 戴璐岭 12月3日,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四川成都青白江欧洲产业城增量配电项目运营启动仪式举行
2020-12-08 10:38:23 十轮网最近英国科学团队研发一种新型储热晶体材料,不仅可以在室温环境下存储四个月以上的太阳热能,还能依照需求释放热能,有鉴于这款储能材料能长时间储热,团队认为它会是将来冬季御寒大作战的潜在帮手
如果不是奔着未来动力电池退役规模量大,动力电池回收污染风险大,可能早就退出这个市场了。如今这种“公益”依然在持续。据了解,目前主流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大部分都还没有实现盈利。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
海富通基金股票分析师伊群勇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优质产能相对紧缺,一般的产能确实存在过剩。如果下游需求一旦不尽如人意或不及预期,很可能会出现材料体系的过剩。”
8月3日,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成立全资子公司“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将专门从事先进的高端动力电池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据称,比亚迪成功推出刀片电池后,或将为特斯拉等车企供货。
2021年动力电池和锂电设备订单较2020年有大幅提升,据统计,15家动力电池企业收获超50个订单,20家锂电设备企业获得超381亿元订单。下面小编给2021电池新能源行业订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汇总。
近日从福特官方获悉,福特已经发布动力电池新增产能计划,锁定电池上游原材料供应,与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等达成战略合作,计划至2023年在全球达到60万辆电动汽车年化产能,到2026年能够达到200万辆电动汽车产能的增长目标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孟弋洁、副秘书长卢宏萍,励展博览集团项目总监臧晓萌出席签约仪式。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0-04-15 08:56:4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4月10日上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四川大学在核动力院华阳总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动力电池产量和装车量都大幅攀升,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宠儿”,增幅可观。
具体来说,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主要有四大类:钴酸锂(LiCoO2)、三元材料(Li(NiCoMn)O2)、磷酸铁锂(LiFePO4)和锰酸锂(LiMn2O4)。
我想是证明了一点:储能电池技术路线的纯电动汽车是可行的。”这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23日百人会媒体沟通会上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