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究人员首次采用高精度的计算方法,对基于二硒化钯的单层和双层材料的电子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材料与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相比,可更有效地吸收太阳能。
2020-01-02 09:40:06 动力电池网摘要:从需求端来看,真正市场化的竞争呼唤更多具备高端动力电池供给的企业进入,而这其中具备车企基因的动力电池企业,毫无疑问就拥有更多的先天优势;
2020-03-31 08:37:59 EEWORLD近日,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阴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更稳定的钾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2020-07-23 08:04:56 科技日报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的谷端直人助教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采用高成型性氯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制作了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极,并实现了稳定的充放电循环
我国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适合规模储能的新型电池,并有望缓解因锂资源短缺以及分布不均所引发的储能发展受限等问题。与其他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硬碳材料有何优势?我国硬碳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2019-05-07 10:18:58 NE时代据英国媒体5月3日报道,出于对新能源汽车阵容的拓展,弥补电动汽车发展的局限性,奥迪计划加大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力度。
进入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去年第四季度高增长态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对锂电池铝箔市场需求激增,助推多家铝箔企业订单出货大幅增长。
事实上,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达到600km,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就已经明显减弱了,也正因如此,近年来车企联合电池企业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提升电动汽车续航,归根结底要从电池出发。
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产生的效应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不小压力。是什么原因让锂价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如何化解“原材料之困”?
锂电陷入光伏式“内卷”,上游材料成本大涨,下游锂电企业毛利率持续下降,部分企业扛不住成本压力开始涨价,个别企业逆势降价扩大优质份额,价格博弈将引发新一轮洗牌。暗潮涌动,近来锂电池频频传来涨价的声音。
2020-12-10 08:15:47 发现报告动力电池的上游是四大锂电材料等环节,下游是新能源汽车。上游四大锂电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各个环节呈现不一样的特征。
燃料电池是当前氢能高效利用的核心方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氢气来源多样,尤其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06-17 10:55:16 电池中国网中国、欧洲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扶持”形成的先发优势已经让美国开始大为紧张。
动力电池多个项目被列为鼓励类项目。其中,就包括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循环寿命≥1800次的高安全性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项目。
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产生的效应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不小压力。是什么原因让锂价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如何化解“原材料之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