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方面可以从制造端抓起,将动力电池生产商、动力电池经销商、电动汽车生产商等组合成回收的主体,牢牢把控废旧动力电池的去向。在成本和获利的角度看,技术突破仍很重要,社会资本强支撑也很重要。
据介绍,基于广交会的布局变化,格兰仕不断创新求变,优化展览结构、展区设置,增设新产品、新场景,力求展示贸易升级、产业进步、科技创新成果,融合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全面加强与客商、消费者的互动与交流。
2019-05-31 10:13:08 界面新闻5月29日,瑞士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宣布,与比利时电池材料科技公司优美科(Umicore)就钴材料供应达成长期合作伙伴协议。
进入2022年以来,韩国电池企业加快圆柱电池生产节奏,努力赶上全球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以LG新能源、三星SDI为代表的韩国电池企业相继公布扩大产能计划,并全力与欧美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据悉,LG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于2018年7月签约落户滨江开发区,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生产制造及电池相关安全检测,计划总投资33亿美元。
不仅体现在光伏装机量方面,更体现在相关产业链上。近日,PV-Tech(全球知名光伏媒体)发布了《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榜单显示,前十名中我国本土企业占据了7席,且包揽前三名。
其中,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占比74.71%,成为动力电池装机主力;客车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占比17.09%,专用车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占比8.2%。
除了产品出口,中国电池企业出海建厂同样是2021年进入快车道,宁德时代布局德国、匈牙利;大众注资国轩高科之后,国轩陆续启动德国、越南、美国工厂计划;远景能源在英国、法国、美国布局新厂;亿纬锂能也启动了匈牙利
可以看出,《意见稿》并不是仅仅要求动力电池生产厂家或车企承担生产者延伸责任,而是把梯次利用企业纳入其中,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动力电池退役后无人监管的状态,让梯次利用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确保梯次利用产品的质量
关于陆上风电,则是2021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
2020-09-30 08:13:48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黄辛 上海氢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产线近日,财政部、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好消息接连不断,一方面不断有生产厂商获得各路融资,另一方面其技术瓶颈不断突破、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种种迹象表明,固态电池的“风口”快要来了。
产业政策鼓励、规模化量产、商业化试点……记者注意到,近期,从政策面到技术面再到产业面,自动驾驶迎来密集利好。一些头部企业推出新产品,加快商业化进程。
2019-10-16 11:20:05 中国储能网 作者: 刘伯洵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标准协会日前发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最新电池安装标准。
2019-05-10 09:54:23 中国能源报核心阅读:退役动力电池的最终“归宿”是拆解。但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面临着拆解比直接报废成本更高的尴尬局面。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