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加快推动《大同盆地重 | 耗时 37 ms

新兴产业 勇闯新的赛道

在柳州这片工业沃土上,柳东新区赓续工业初心、聚焦主责主业,阔步走在产业园区改革、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道上,锚定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未来产业培育这条新赛道。

张壮在二季度招商引资工作进会上要求 全力争项目争资源争要素 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市长张壮强调,二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抓好了二季度招商引资工作,就抓住了全年工作的主权,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专业的策略、更优质的服务,抓紧抓实抓细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转型升级不止步 新兴企业成长

“我们将继续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和医药‘新零售’服务落医药工业发展,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优质健康产品,并向全国拓展布局,助力柳州健康产业发展。”李玉生表示。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会议

会议强调,行胜过一切,信心比黄金要。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进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分队:为“人工智能+”行见效,落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广西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工信两化〔2024

我市通过标准“走出去”有效带产业走出去 不断提升标准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

据介绍,我市持续政企合作力度,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联”的国际化标准工作机制,进标准制度型开放,引导企业在关键和新兴领域强化标准研发攻关,自主研发、自主技术向自主标准转化,

第二届“鱼峰人才节”启健康产业 创新升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陈粤)17日,柳州市健康产业人才科技服务中心迎来一场人才与创新的盛会——第二届“鱼峰人才节”暨新质生产力“双招双引”“中科院专家鱼峰行”活

力争到2026年实现 工贸易进出口超10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柳州市提升工贸易发展水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力承接产业转移,全市工贸易规模在稳步扩时,创新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26

新能源汽车速奔跑 新产业矩阵形成

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和政府、产业链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联合提出了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全力新能源汽车的电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一季度柳州第二产业增值全区第一 当季全市生产总值736.22亿元,经济运行平稳

时,由于柳州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将发展水果种植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要产业来抓,使得柳产农产品的区域品牌优势和带效应不断强。

东风康明斯发机有限公司柳州项目签约 强强联合促汽车产业速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东风康明斯发机有限公司柳州项目签约暨柳州公司揭牌仪式在东风柳汽商用车基举行。

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助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要力量。

关于开展2024年广西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荐工作的通知

(4)所在的企业近3年内未出现安全事故(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环境事故、责任事故以及偷税漏税、数据造假等违法违纪行为。

关于开展2024年广西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荐工作的通知

(4)所在的企业近3年内未出现安全事故(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环境事故、责任事故以及偷税漏税、数据造假等违法违纪行为。

关于进一步强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通知

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强电梯使用管理,对于自扶梯和自人行道,每日开启时进行试运行,并对设备安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设备运行时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科技创新“AI+汽车”深度融合

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企业的运用,持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自治区领导来柳调研要求 抢抓“一区两一园一通道”建设机遇 全力确保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黄伟京一行深入瑞浦赛克力电池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柳钢集团、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实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柳州工业运行情况,助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自治区领导来柳调研要求 抢抓“一区两一园一通道”建设机遇 全力确保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黄伟京一行深入瑞浦赛克力电池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柳钢集团、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实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柳州工业运行情况,助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关于征集2024年中央引导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

)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和引导方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发展战略和科技改革发展政策、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协调发展的共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

关于开展2024年“工业高质量发展讲堂”活的通知

柳 州 市 中 小 企 业 服 务 中 心各有关企业:为做好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相关工作,积极构建柳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力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专家赋能作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