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
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于近期发布《氢能产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氢能源产业区域分布、产业链构成和企业发展之路进行深度探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
抛开环境气候、减排目标以及全球能源转型等宏观层面,氢能产业还有一个优点——巨大的产业链覆盖面和产业带动性。氢能产业包括两条链: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应用链”,以氢气为核心的能源链。
11月10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近日由中国石化所属青岛炼化承建的山东省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青岛市氢能资源基地项目建成。该项目氢气年产能力为2250吨,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
2020-04-01 13:32:42 新华网近日,北京机场巴士与北汽福田、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亿华通达成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合作意向,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生产、运营及加氢站建设方面深度合作
,日本甚至提出了“氢能社会”的宏大构想;在国内,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等能源央企纷纷入局氢能产业链,多个地方政府出台了氢能发展方案和扶持政策。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就已经将视线放在了能源转型上。作为一直致力于在降低碳排放道路上实现全球领先水平的国家,氢能是德国达到低碳目标的主要形式之一。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1、国际社会布局氢能的战略出发点全球对“未来能源”的探索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进入了“快车道”,氢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能源”之一,各国在不同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形成了差异化的氢能发展路线。
实际上,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氢能发展规划,纷纷在氢能产业战略布局上抢占先机。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苏义脑的评价是,“出现了明显的‘氢能热’”。
、开放共享、安全可控,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
会上,天能股份旗下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能氢电”)凭借在氢燃料电池生产和应用方面的领先实践,荣获“2021年度中国氢电产业链国产化优秀贡献奖”。
,依托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辆智慧管控运营服务平台的高效率调控,构建了氢能柔性供应链,为钢铁化工企业、码头、矿山、物流等领域提供绿色运输解决方案,使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BP官网【科技创新世界潮】随着油价不断高企,石油巨头可用资金增加,包括英国石油公司(BP)等在内的石油巨头们开始将目光瞄准新能源产业,并纷纷投资氢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加快转变依赖化石燃料的盈利结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