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力 | 耗时 13 ms

东莞电消费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这是南方电网首个电消费指数。报告显示,今年1-8月,东莞市“电消费景气指数”为100.16,较今年1-7月的指数上升0.78。

2020-09-23

2018年电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电行业积极进取,电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营商环境电获得指标大幅上升,电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

2019-06-11

“十四五”规划中的储能应用建议

曾鸣对我国能源与电“十四五”规划提出了需要配置储能的相关建议。“十四五”我国电特点:负荷峰谷差持续加大我国“十四五”期间电平衡情况是当前业界十分关切、具有一定争议的话题。

2019-07-25

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尚未形成

按车用动电池按5~8年的使用寿命测算,2014年投产上市的动电池在2019年开始进入批量报废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动电池量比2018年还将有较大提升,如何解决动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显得愈发迫切

2019-08-23

聚合源网荷储能 金风科技亮相SNEC

如何在未来电市场环境下,让清洁能源资产保值、增值?如何让储能智慧融入“双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电子装备)电系统?如何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助实现碳中和?

2021-07-16

四川2020年省内电交易将达1000亿度

2020-02-28 09:16:07 中国能源报四川省经信厅等4部门2月18日联合印发《四川省2020年省内电市场交易总体方案》称,统筹推进全面放开经营性电用户发用电计划和电现货市场试点建设工作

2020-03-02

倒闭潮起 动电池企业面临生死劫

曾是2018年动电池10强的国能在2019年深陷“欠薪门”、比克连环债务缠身、湖北猛狮科技濒临困境等,都为动电池行业敲响了警钟。近一年多来,动电池行业淘汰加速,分化明显。

2020-01-14

国网黑龙江电新能源利用率达99.5%

其中,风发电量73.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0%;光伏发电量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1%。

2020-08-10

浙江上半年电消费指数报告发布

2020-07-21 08:56:45 国家电网报   作者: 陈丽莎 单宋佳  7月14日,浙江省今年上半年电消费指数报告出炉。

2020-07-21

张家口市助河北氢能产业发展

其中,在着突破制氢新技术、着打造氢能应用示范,以及引领氢能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对我市提出明确要求。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张家口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

2019-08-21

国家能源局通报4起电伤亡事故

了解到,华润电(锡林郭勒)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华润电投资有限公司,控股70%。

2019-08-30

电池梯次利用虽好但瓶颈亦多

近日,动电池梯次利用的价值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并进行相关布局。

2019-08-22

体制改革累计释放红利超1800亿

直接交易电量平均降价幅度3.4分/千瓦时,减轻企业用电负担约300亿元。2016年至2018年,全国电市场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累计释放改革红利超过1800亿元。

2019-08-19

理解跨区跨省电交易的三个维度

2020-09-18 08:34:01 先思录跨区跨省电交易是我国电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09-21

2020年我国退役动电池将达20万吨!

电池迎来首波“退役潮”近年来,随着新能车的爆发式增长,新能源动电池的使用也愈发频繁。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电池使用达36.8万辆和17.7G瓦时,同比增长95%和117%。

2019-05-28

南方区域电市场主体突破5万家

2020-07-01 08:17:00 南方电网报随着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南方区域电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增加,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用电成本降低,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2020-07-01

广东可再生能源电交易鸣锣开市!

2021-06-23 08:33:42 广东电交易中心   作者: GDDLJY  6月22日,2021年度广东可再生能源电交易正式启动。

2021-07-23

电池:撑起新能源汽车发展之翼

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形势可喜中国汽车动电池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动电池装车量20.8GWh,同比上升96.2%,环比上升35.1%,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遥相呼应。

2021-12-28

补贴新政实施首月的动电池市场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最新发布的《动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年7月我国动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70GWh,同比增长40%,环比下降29%。

2019-08-13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全助推“一二五”工程建设为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贡献“城职量”

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究项目的新技术新标准,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增设“机器视觉系统”“工业网络通讯”“工业机器人虚拟工作站建设”等技术培训模块,重点提升企业现场工程师的智能系统和装备软硬件设计开发、验证测试及推广应用能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