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剩下70%的国产替代 | 耗时 40 ms

碳中和路上——陶瓷篇

陶瓷,一朵诞生在中青白之花,已经见证了华夏6500多年文明。今天,依然是全球陶瓷制造业中心,陶瓷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021-05-26

万亿宁德时能版图

4 月 6 日上午,宁德时透露,位于德图林根州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获得电芯生许可。该工厂是宁德时首个海外工厂,于 2019 年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规划能为 14GWh。

2022-04-22

OEM华丽转身:小众品牌 畅销全球

世界每个机会,你都有机会。小众品牌,迎大出海时。如今在Facebook,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上,网红博主货开箱视频,KOL、KOC带货,中品牌海外粉丝、社群无处不在。

2022-03-09

轩高科,注水电池

去年牵手轩高科[002074.SZ],开始布局电池业。但今年以来,电池品又频频陷入质量纠纷,令人担忧大众是否选错了对象。

2021-12-10

1500次循环内零衰减!宁德时研发出长寿命电池

2020-03-11 13:29:28 上海证券报一向低调宁德时相关负责人今天罕见地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透露了公司研发方向中包括无钴技术,并力争到2025年将每千瓦时锂电池成本降到100

2020-03-11

解密| 通威高估值逻辑

从全球视野来看,零碳经济和数字经济成为大趋势,“双碳”目标强劲引领,作为中光伏业近年加速崛起龙头,通威股份正步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最好发展节点。

2021-08-04

碳中和背景谋划储能业发展十条建议

浙江省是我率先创建全清洁能源示范省经济发达省份。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带来了储能大机遇。

2021-04-07

生物质能在我双碳战略中定位与作用

2020年12月12日,在召开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再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举措,到2030年,中单位内生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

2021-07-15

3800“春天”:股价一年涨十倍

过去一年,这家老牌硅料企业迎来了高光时刻,不仅备受各路资本青睐,其硬核科技品颗粒硅更是频频签大订单,得到游客户认可。

2022-01-25

已经成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先行者

位于这里隆基乐叶光伏在全球排名第六,拥有着可满足日本70%需求巨大工厂。中光伏面板比日本便宜30%-50%。

2019-09-02

重卡界“特斯拉”烧钱之路

2020-09-04 15:26:35 能源杂志这家位于亚利桑那州初创公司成立于2015年,Nikola致力于利用氢燃料电池技术制造零排放大型卡车,旗品线包括重卡、皮卡、全地形越野车和摩托艇等

2020-09-04

碳交易概念、背景及内外情况

碳交易原理不同企业由于所处家、行业或是技术、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他们实现减排成本是不同

2019-08-29

生物质热电联综合效益

生物质热电作为一种新兴业,有自己非常独特优势,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才能获得大力支持,成为近年来欣欣向荣行业,充满着新生朝气和活力。

2021-08-27

宁德时,新能源时超级赢家

新能源汽车彻底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就好比,苹果横空出世使得诺基亚时功能机彻底成为过去式一样。

2021-07-13

宁德时繁荣隐忧:毛利率降 群狼环伺

宁德时股价原因主要在于资本机构抱团短期瓦解,在投资周期内因涨幅获利很多情况,在短期内兑现资本,同时也是对宁德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高估值难度判断结果。

2021-01-19
柳州市“企业服务年”——生<em>产</em>现场安全管理培训活动顺利举办

柳州市“企业服务年”——生现场安全管理培训活动顺利举办

(通讯员  陈美玲)根据柳州市“企业服务年”工作部署,为帮助企业做好生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宁德时,谁

2021-04-09 10:41:57 杨枝甘露新能源车时, 尤其是电动车时, 作为动力来源电池生商--宁德时能引领风骚多少年?

2021-07-12

锂电逆袭最后一役

在这样情况内企业看到了补位机会。围绕目前化率最低铝塑膜,本文主要聚焦三个问题:1、铝塑膜化率为什么这么低?2、为什么内铝塑膜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之后却没有占领市场?

2021-12-28

碳中和——中际舆论上新挑战

谁领衔业技术创新,谁就有可能领衔一轮大崛起。三是经贸之争。在碳减排约束,跨贸易投资与其他经济活动更偏好于在低碳经济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易与原材料生、加工、运输链条随之发生位移。

2021-06-18

火电困难时刻

自2018年开始,火电企业经营状况显得越发困难。特别是火电龙头华能际——中最大发电上市公司,在去年三季度曾出现单季度亏损情况,从而大幅拖累了全年业绩,更令业界咂舌。

2019-07-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