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前三季度 | 耗时 22 ms

固液混合电池量产

不久,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廖振波在公开场合如是呼吁。他直言,在能量密不降低的情况下,要增强安全性,别去走其他的路线,扎扎实实把固混电池做上去。

2021-07-22

储能年中观察:风口迷失与大洗牌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统计的数据,2019年第一(1-3月),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仅为50.5MW,同比下降13.7%,环比更是下降84.2%。

2019-07-15

龙蟠科技张家港高镍驱体锂电池材料项目正式开工

7月28日上午,张家港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暨龙蟠科技高镍驱体锂电池材料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2022-08-10

地热能有望“后卫”转“锋”

2021-03-22 10:02:39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田瑞颖  “随着国家对深层地热能的重视越来越高,未来地热能有望从原来的‘后卫’转为‘中锋’或‘锋’。”

2021-03-22

李奕:生物质供热具有广阔的

从2017年开始,我们每年逐步扩大我们的生物质燃料的供热面积,目所有分散的供热面积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0万平方米。中国能源网:除了当地的政府部门,有没有企业对生物质供热感兴趣?

2020-10-27

发展智慧物流景广阔

发展智慧物流,优势明显、景广阔。首先,智慧物流创造了物流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在内的各环节实现智能化,使传统物流经历产业再造,成为我国迈向物流强国的“加速器”。

2023-08-31

江苏省风电并网容量提完成“十五”任务

2020-09-18 14:54:04 南京日报9月17日,2020第十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溧水开幕。

2020-09-21

储能市场处于爆发

早早布局储能的巨头,在2022年又能在多大程上实现收获?

2022-03-03

全国电力可靠性年报告:广东珠海中山深圳位居全国

当天发布的《2019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报告》显示:在全国326个地市级行政区域供电可靠性排名中,珠海以平均停电时间0.55小时/户、全口径平均供电可靠率99.9938%(全年停电33分钟)的成绩,蝉联全国第一

2020-06-08

万亿氢能产业“爆发”

深圳海孚威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刘国宏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现在来看,氢能项目落地比初期理性,项目进阶段性放缓。因为产业经过期‘动员’之后,进入建设期,就不能再用过去带有满腔激情的宣传模式。

2019-09-17

跨越平价,低价光伏进!

近期,四川发改委再挂出于去年出台的《四川省“十四五”光伏、风电资源开发若干指导意见》(川发改能源规〔2021〕181号),就项目优选,上网电价因素重中之重。

2022-07-20

布局顺应产业潮流

“不进则退,唯有跟上趋势,甚至是瞻跨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丁波看来,创新既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行之路。

2023-01-17

江苏能源局局长鸣:截至今年6月江苏风电并网1110万千瓦 提完成十五目标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鸣出席大会并为大会致辞,以下为发言全文:鸣: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2020-09-07

新能源行业景可期

据了解,建信新能源行业股票基金已于日正式发行,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将不低于80%,通过精选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内的优质上市公司,为投资者把握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

2020-05-29

新能源汽车景明确 锂电池需求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景确定,可重点关注上游部分锂电关键材料和锂电池领域投资机会。特斯拉动作频频为保证交付,特斯拉上海工厂已于2月10日恢复生产,其充电桩配套设施也在同步推进中。

2020-02-25

风口上的“氢”:有景,没捷径

换言之,站在风口上固然能融到更多的钱,一定程上加快发展,但先进制造行业的发展规律不可打破:有景、没捷径。

2022-08-01

苏州7月PM2.5治理取得最好阶段性成绩

多部门协作,臭氧治理攻坚部分任务提完成苏州作为工业强市、经济大市,无论是燃煤总量、工业总量,还是机动车总量、在建工程总量,都位列全国同类型城市列,大气污染源基数大、种类多,具有区域性、复合型的特征,

2020-09-04

中国光伏产业大发展 ——10月出口同比增长超90%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大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国光伏制造端增长强劲。

2022-12-05

氢能发展现状与景展望

全球氢能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10~2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2020-07-20

如何突破当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19年发布的《氢:可再生能源的景》报告中指出,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的存储需求显著增长,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大量氢气与储氢技术相结合,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长期的节性灵活性。

2020-06-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