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分类施策,落实重大项目清单化管理机制,全力保障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续建项目竣工达产。全力以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基于行业现状,分析和总结具有 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统筹构建先进适用、相互 衔接、协调配套的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工智能工业应用、工业数据流通等智能赋能技术标准,网络 协同制造、产销一体化运营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标准,工业无 线网络、工业网络融合等工业网络标准,探索标准研制新方 
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强调要深化产业园区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园区体制机制,推进园区整合,推动园区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8月21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7月31日,我市实有企业数量105049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28.37%,同比增长3.09%,与上年同期相比,占比提高0.57%。
8月9日,记者从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7月31日,柳州市实有企业数量10.5万多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28.37%,与去年同比增长3.09%。新《公司法》实施后,柳州市经营主体发展呈现量稳质升态势。
中小企业参访代表合影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莫春燕表示“今年柳州市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希望中小企业以此为契机,通过“看样学样”,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降低生产制造经验成本
为我市各级住建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单位,搭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我市建筑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以及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衔接,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柳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座谈会10月26日召开。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参加座谈会并讲话;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主持会议并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体育主管部门,有关单位:为培育壮大智能体育消费新业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行业的赋能带动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5〕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局
为助推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9月29日组织开展柳州市2024年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系列活动之“数造新柳企—走进广西柳工”活动。
能够发起、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国际合作、成果转移转化等活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全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和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内部架构,制定相配套的制度体系,提升融媒体融合凝聚力。一是顶层设计筑牢“融媒根基”。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创新联合体是指按照自愿和市场化原则,由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合作组织。
一、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 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 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41%;失业人员再就业1140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56人,均实现“双过半”任务目标……这是近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得的消息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