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制氢与燃气技术,是演 | 耗时 67 ms

增添“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 广西绿色造名单公布 柳州上榜绿色工厂最多

此同时,企业不断完善供应商管理,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审核和评估机,推进供应链核心业务数字化等,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含绿量”。

接盘恒大汽车引入特斯拉,广汽接盘侠还搅局者?

在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入广州市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造业集群”,还被定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2022-03-02

国内首台200 Nm3/h生物乙醇重整装置投运

生物乙醇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生物乙醇重整首台装置的投运,为“绿”产业增添了一条新的赛道。

2023-08-22

关于印发广西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二条  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以下简称“服务券”)财政资金用于补助规模以上造业企业等用券主体购买相关专业服务的凭证。

西门子能源将为世界首个大型商业电甲醇项目提供电解水设施

该厂生产的将用于丹麦绿色能源项目开发商及运营商——欧洲能源公司正在建设的世界首个大型商业电甲醇(e-Methanol)生产工厂。这家工厂将建于丹麦南部奥本罗的卡索(Kassø),靠近德国边境。

2022-03-30

国际光伏联盟:光伏已具备成本竞争力

近日,国际光伏联盟助理总干事Philippe Malbranche在行业会议上指出,在光伏项目招标电价不断突破最低值的情况下,光伏成本已经有望低至2美元/千克以下,竞争力大幅提升,甚至已经能够化石的成本相媲美

2021-12-14

美国能源部投入2000万美元支持核能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投入2000万美元,支持亚利桑那州的核能示范项目,使清洁能成为核电站除发电以外的重要经济产品,助力在未来10年内实现DOE“能攻关”计划的成本目标(1美元/千克

2021-11-26

这个信息量极大的论坛,揭秘淄博能产业的现在未来

淄博安泽特种省内实力最大、最强的特种体生产、储存、运输、服务厂商,也全国特种体行业三大厂商之一,可年产9万吨,拥有专业特种体储存钢瓶10万余支、管束拖车86台,有效辐射省内特别周边地市用需求

2020-09-21

“双碳”背景下的能发展应用——“碳中和圆桌”系列研讨会(第三期)成功召开

中心主任黄少中作大会致辞,国家能源局科司能效储能处处长徐梓铭,清华大学教授、国际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战略中心主任闫华光,卡特彼勒电力事业部资深行业经理于永堂等专家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2022-08-10

欧洲公布能发展路线图 2030年前安装超过80吉瓦的电解水系统

据悉,本次计划分为两部分,一在欧洲范围内共安装电解水系统40吉瓦。

2020-04-29

人形机器人参造车 人工智能云端指挥

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相比,它们有哪些优劣势?

料电池入选北京市新基建行动方案

推进数据中心从“云+端”集中式架构向“云+边+端”分布式架构变。探索推进料电池、液体冷却等绿色先进在特定边缘数据中心试点应用,加快形成超前、规模适度的边缘计算节点布局。

2020-06-11

汇川双良节能达成战略合作,助推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能产业迅速发展。《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中指出,要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规模,突破能基础设施环节关键核心

2022-11-29

威马沈晖:短期料电池车不会大发展 电动车主流

在主题为“向电动出行时代迈进”的论坛上,威马汽车创始人、CEO沈晖认为,短期内料电池车不会实现大范围发展,现在最可及的还电动汽车,短期内电动车还主流。

2019-07-02

英国:海上风能可以带来3200亿英镑的价值

由海上风能工业委员会(OWIC)和海上可再生能源协会(ORE)发布的《海上风能和:解决整合挑战》报告于周二发布。

2020-09-11

中国石化10万标立/时天然装置投产

2020-06-01 14:14:09 能观察5月30日上午,天津石化炼油升级改造项目中的首套──10万标立/时天然装置,历经17个半月,克服疫情影响,如期中交。

2020-06-01

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系统成功运行

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系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系统,在国家电网安徽公司综合利用站实现满功率运行。

2021-10-18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在5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造业将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态势

从结构看,4月份高造业PMI为53.0%,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1至4月份,高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为产业结构优化夯实了基础。

全球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投产!

因此,利用海上风电,并通过一部分现成的天然管网输送,省去外送电缆的投资,成为未来继续降低海上风电成本的最有潜力的选项。

2023-08-22

电力体改革不性任务

2019-10-18 10:57:04 经济日报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电改四周年:进程评估行业愿景——2019电力体改革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9-10-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