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创新实力 | 耗时 33 ms

关于公告2024年第一批型中小企业评价名单的通知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告2024年第一批型中小企业评价名单的通知桂工信企业〔2024〕355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单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24-05-17

关于第十三届中国业大赛广西赛区柳州市选拔赛拟推荐晋级自治区产业复赛名单的公示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业大赛的通知》(桂科发〔2024〕79号)和《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第十三届中国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业大赛赛期安排和产业复赛相关事项的通知

2024-08-12

第二届“鱼峰人才节”启动 助推大健康产业 升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陈粤)17日,柳州市大健康产业人才科技服务中心迎来一场人才与的盛会——第二届“鱼峰人才节”暨质生产“双招双引”“中科院专家鱼峰行”活动启动。

第二十六届北京科博会举行 我市2项成果亮相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广西25项成果在北京科博会上亮相,向国内外嘉宾及观众展示八桂。其中我市3家企业对外展示“高质量长材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和“全电控闭中位定变量主控阀”2项技术。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发展的意见

,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发展,为塑造对外贸易发展动能优势,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贸易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第二批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第二批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桂工信企业〔2024〕686 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

柳州能源汽车“产才融合”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柳州高校就业联盟成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6日,在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训基地,科中国——2024年“龙城人才周”之柳州能源汽车“产才融合”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重科研 塑造发展动

这得益于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量的助。“我们聚焦茶产业和油茶产业的全链条,开展了一系列研发,获得各类知识产权20多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第九届“客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企业业大赛比赛结果的通知

桂工信企业〔2024〕744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关于举办第九届“客中国”中小企业业大赛的通知》(信中〔2024〕13号)精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了第九届

【企业专栏】跑出量身定制赛道 ——聚焦型汽车制造企业:柳州蒲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在位于柳南区的河西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有这么一家企业专注于专用车、定制改装车的生产制造,让众多摆摊业者现出摊来去自如,“商铺”装饰亦有自己的个性。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链有机衔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仟仟)9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汇聚量》。

提升环境“软” 筑牢发展“硬支撑” ——市行政审批局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综述

市行政审批局安全质量审批科负责人肖能将高效服务背后的运行机制娓娓道来。

【企业专栏】在中发展 在转型中“破圈” ——聚焦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柳州微研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打造智能制造标杆2021年,微研天隆又作了一个重大决策——投资2亿元,购买50亩地建设厂房。厂房的建设不仅提升了该公司的生产能,还为引进国外先进的铁芯研制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造了条件。

我市大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 相关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以技术为驱动,以市场应用为导向,车辆应用场景,推动柳州市完成各项试点建设目标,打造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发展“柳州模式”。

市级联合体组建工作启动 优化重大科技平台空间布局

,为联合体中的型企业提供服务等福利。

紧盯体经济 壮大发展动能

华社南宁11月18日电 贴上一张神奇的“贴膜”,电视机就能变成放大版的触屏平板电脑——在南宁变格科技有限公司,“黑科技”照进现

塑“核” 产业筑“基” 绿色为“本” ——关注二○二四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及柳州活动中亮相的科技成果转化趋势

企业代表关心同行现哪些突破、带来哪些动态,市民关心亮相的各类科技展品,将给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应用,5月25日至27日,记者走近展品,从一系列技术的成果中,感受柳州科技的造活

以旧换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汽车消费市场增添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国家大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的以旧换

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指出,“加大对体经济支持度”“要因地制宜发展质生产”。

上半年我市经营主体总量和登记企业数量现“双增长” 登记企业数同比增长10.55%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施营商环境攻坚三年行动,以服务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出一批便民利企增效服务“微改革”,促进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