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创业孵化 | 耗时 24 ms

世界大学气候变联盟举办主题边会

2019-12-12 09:28:29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唐凤  12月9日,世界大学气候变联盟(GAUC)秘书处与清华大学气候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西班牙马德里

2019-12-12

第一财经:以电力市场交易降低用电成本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制造稳增长的措施,提出要继续实施以制造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用电成本和企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2020-01-07

2018年云南省内电力市场率居全国首位

《报告》显示,2018年,云南电网以满足云南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耕电网主,不断加强电网建设投资,优网架结构,努力运营好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交直流并联异步运行省级送端大电网

2019-05-28

我国环境技术专利还需加快转步伐

—增长速度快,但国外布局少2019-05-28 08:27:02 经济日报   作者: 曹红艳  中国环境保护产协会日前发布的《2008—2017年全球环境技术专利热度分析报告

2019-05-28

中石与天合、协鑫、隆基、中环进行座谈

1月7日上午,中石在总部召开了一次特殊的新能源产发展高层对话视频会。天合光能、协鑫、隆基和中环均在与会名单中。「光伏经纬」了解到,中石集团董事长张玉卓亲自主持上述会议。

2021-01-08

联合国报告称气候变影响“前所未有”

2021-08-11 08:27:28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冯丽妃  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最新气候报告。

2021-08-11

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做好就扶贫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20〕12号)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把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实现安全、稳定就作为当前就扶贫的重要目标,强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就扶贫各项目标任务,

高通公司:5G+AI双擎赋能工“智造”高质量发展

  7月28日,以“数字赋智,协同新”为主题的“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京津冀工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2022-08-04

国内首个2万吨级颗粒硅模块项目投产

6日,国内首个2万吨级颗粒硅模块项目在位于徐州的江苏中能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产,将推动我国光伏新能源产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03-18

国内首个2万吨级颗粒硅模块项目投产

6日,国内首个2万吨级颗粒硅模块项目在位于徐州的江苏中能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产,将推动我国光伏新能源产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03-09

方大特钢:精细系统性实施成本管控

  2月16日,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雪球资管、东吴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到方大特钢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方大特钢对2023年市场需求怎么看、如何抵御需求周期性的变,以及成本管控措施等主要问题

2023-03-01

我国海上风电产“驭风”前行

早在上世纪末,南通落实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在省内率先发展海上风电产,先后造了第一个陆上特许权示范项目、第一家潮间带风电试验场等多项“中国第一”。“今年1至5月,南通风电装备产逆势增长超过60%。”

2020-06-11

《柳州市激励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柳州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机构和一流大学严重缺乏,科技型领军企和高端研发机构不多,全社会研发投入以企为主,但传统产比重较大,规模以上企科技新投入不足,科技难以支撑和引领产转型升级。

国家电网线上产链金融平台“电e金服”上线

为顺应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趋势,紧抓产生态、金融生态重构机遇,去年以来国家电网立足能源产链核心企地位,面向全社会自主建线上产链金融平台——“电e金服”,致力于应用新技术、提供新服务、增添新动能

2020-06-23

助力企 全面复工复产——市市场监管局“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企

日报消息(记者江宏坤、通讯员张秀)“工作到位,一心为企着想,为企战略发展指明方向,非常感谢!”

​十年来“大国重器”亮点纷呈 装备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9月6日,工和信息部举行“新时代工和信息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

2022-09-08

储能十年:产要突围,还需翻越五座大山

转眼间,以锂电为代表的电学储能在中国的历史已有十年。十年里,行几经沉浮,充满了波折与不易,一大批从者和领军企推动储能从示范走到了商的门槛前。十年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2019-08-20

全市推进工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三年攻坚行动第四次工作会议强调全力以赴推动工企稳回升稳中向好

,坚定推进工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道路,舞起工发展的龙头,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开柳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辆车”:乘风破浪向未来— —聚焦工柳州全力以赴建设国际新能源汽车产高地

该模式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的出行,让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也成 为全市传统汽车产向新能源汽车产加速转型的引擎。去年东风柳汽汽车出口再历史新高,目前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70个。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