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能源产销量超越燃油车”“多家车企出口创新高”“零部件受越南青睐”“无人驾驶产品丰富”“‘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今年以来,我市汽车产业多点开花,从技术、智造到产品,都迸发出旺盛的创新活力
二、支持内容支持集群内主体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建设等3个方面组织实施项目,解决集群产业创新、生产制造、公共服务等方面共性问题,鼓励有条件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联合中小企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AI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AI为什么要做私有化部署?6月27日,AI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暨DeepSeek技术运用专题讲座在柳南区举办。
、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级园区,以及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其中,“规范企业”包含基本要求、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6项一级基础指标,以及合规经营、产能合规、排污许可、能效水平、安全事故等20项二级基础指标,“规范企业”须满足全部基础指标要求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聚焦消费品产业特色优势,深入挖掘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良好的消费品牌,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优质品牌,积极构建本地区消费名品名录,定期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择优推荐。
6月6日,在位于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的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车间里,可自动化生产耐高温水杯等塑料制品的吹瓶工业机器人下线,即将运往外地。
11月30日,市政府召开2025年经济工作务虚会,深入分析我市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虚谋实,以实促干,科学谋划明年工作,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找准下步目标方向、明晰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3〕3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
《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政策解读一、政策编制的背景为加快培育柳州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破局第四大支柱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该专项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作为承接专项具体管理的机构。中心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采取开放发现、常态选拔、及时立项、动态优化、滚动支持等机制实施专项。
应急通信供需对接清晰顺畅,部门间衔接协同更加高效,电信企业应急管理改革加快推进。灾害易发地区通信网络覆盖水平显著提升,通信网络抗毁韧性切实增强,公网专网协同格局基本形成。
《金融支持柳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落地见效,凝聚各方共识、深化交流合作、共谋创新发展,大力营造金融服务制造业的积极氛围,为柳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愿景、注入新动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黎翔、王颋)7月20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活动成果丰硕,我市现场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66.5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刘心蕊)5月13日,记者从广西科技大学获悉,由柳州螺蛳粉企业、广西科技大学等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发起制定的《米粉(米线)》行业标准,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填补了水煮型米粉(米线
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