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出租车 | 耗时 32 ms

创新先行 紧抓机遇——聚焦柳州无人驾驶汽产业发展

已上牌照的广西首批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行驶在开放道路测试路段的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辆连日来,柳州的无人驾驶汽在媒体圈刷屏了。

科技创新推动“AI+汽”深度融合

不仅如此,过去企业会采用人工去检测,有2%左右的缺陷可能会传到下一个工序,但现在整个间采用机器人视觉技术检测,产品的缺陷识别率达到了100%。

柳州发布“人工智能+制造”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 推转型“样板” 加速拥抱未来

上汽通用五菱、柳工、东风柳汽、广西汽集团等企业,通过展示真实有效的转型经验,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可参照学习的“样板”和“攻略”。

我市举行侨界助力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 本地企业“走去” 实现发展“双循环”

本次活动吸引了越南工业、教育、环保、建筑、不动产投资、物流、进口、快消品等行业及商业协会的20多名代表参加。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货类道路机动辆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货类道路机动辆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工信部通装〔2024〕2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道路机动辆生产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

跨界合作推动新能源汽产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汽产业协会来柳,与东风柳汽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新能源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25-04-15

柳州市首批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项目成功签约

2025年7月23、24日,柳州市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项目首批签约仪式在柳东新区企业总部大楼、柳州人力资源产业园隆重举行。

“走去”“引进来”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今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签约额达16.85亿元

市生物医药产业攻坚小组专班工作人员张保良介绍,小组通过“走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赋能蓄势 攀“高”向“新” ——鹿寨工业稳增长跑“加速度”观察

走进柳工柳州铸造有限公司数字化间,潮模砂静压生产线与铝合金低压铸造设备高效运转,技术人员通过智能系统精准调控每一道工序。

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汽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

《减免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谭丕创张壮会见东风汽集团董事长杨青一行 加强沟通对接 深化务实合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29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柳会见东风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一行。市长张壮,东风汽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刘艳红参加会见。

研发投入赋能发展蝶变 广西淞森用部件有限公司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0%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0月11日,广西淞森用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淞森”)装配间内一派忙碌。5条装配线马力全开,工人们操作不停,一个个汽燃油泵总成和泵芯部件组装下线。

2025-10-15

掌握主动权 有“里”更有“面” ——记柳州五菱新能源汽有限公司电子电器及智能网联高级总监黄好

仪表板集成各种功能,代表汽内饰的“脸面”。可10年前,汽仪表板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柳州五菱新能源汽有限公司电子电器及智能网联高级总监黄好是这项“卡脖子”技术的破题人,也是见证者。

“智”在千里 驶向未来 ——记者在柳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无人驾驶场景展示会感受智能网联汽产业发展成果

7月11日,对于柳产无人驾驶汽而言是特殊的一天。广西首批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辆道路测试牌照颁发给柳产无人驾驶汽,获得牌照的小从此可以从封闭场地转入开放道路行驶。

聚焦痛点 助力“海”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加速重构,企业在“海”过程中,面临国际规则把握、市场研判、合规经营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2025-04-30

成效 抓好落实

杨斌指,柳南区委常委班子要以此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一体推进,强化责任,突成效,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当好团结奋斗的领头羊,引导和激励柳南区广大干部群众敢想敢为、善作善成。

广西台支持“人工智能+制造”政策措施 最高补助1000万元 我市迎来新机遇

当前,我市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动汽、钢铁、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相继发布了39个人工智能开放应用场景,并创新性地探索“上海研发+柳州制造+东盟应用”协同模式,全方位护航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全市民营企业“法治护航 柳品海”经验交流活动举行 主动嵌入向海产业链条 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7月31日,全市民营企业“法治护航 柳品海”经验交流暨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交流活动举行。近80名民营企业家和有关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围绕“法治护航 柳品海”主题,谈经验、话思路,提建议、谋未来。

“智改数转”赋能 柳州水产“链”新高地 养殖加工服务一体贯通 产业附加值全面提升

近日,记者在广西柳渔食品间里看到,经过预处理的铜鱼、鲈鱼,被加工成即食罐头、调理预制菜,通过冷链发往广西冠超市、北京物美等连锁超市。

“柳产”+“广西竹” 一桩好事多方受益 各方联动推动“以竹代塑”项目落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李宋娟报道摄影)一项科技创新,既能推动汽产品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还能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这样的好事?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