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出厂价格 | 耗时 14 ms

前八月“柳字号”口东盟国家同比增长66.5% 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口增长较快

近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8月,我市对东盟国家进口总值63.7亿元,同比增长62.2%;其中口61.8亿元,同比增长66.5%。

柳州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口额同比增长82.2%

今年1月至9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口额为2.98亿元,同比增长82.2%。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5年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先进级智能工)和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认定

桂工信两化〔2025〕431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根据《智能工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资审定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原函〔2024〕473号根据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安排,现组织开展2024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资审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范围资申报企业应为生产制造《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评工作的通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条件标准(一)应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三)企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属于国家禁止

助力企业“走去”行稳致远 ——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辅导(柳州专场)侧记

近年来,伴随柳州企业“走去”的步伐加快,合规成为企业在“海”进程中关注的重要议题,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为此,魏娟从顶层重视与投入、构建强大合规团队、深入尽职调查等6方面给应对之策。

AI+钢铁 “加”新动能

(柳钢集团供图)柳钢集团冷轧利用数字人AI助手,实现生产信息分析,优化操作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评及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

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复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的企业可提2025年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申请。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七部门联合发文提18项举措!

为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现提以下意见。

关于卓越级智能工(第一批)项目的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399号),现将拟入选的卓越级智能工(第一批)项目名单进行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

关于征求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生产条件评意见的公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求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生产条件评意见的公示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船舶企业生产条件评管理办法(试行)》(桂工信规范〔2024〕11号)规定,经企业申请,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依据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努力走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他指,柳州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健全,具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先天优势和广阔前景。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服务工作的通知

(五)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指标进行综合评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0分。二、申报流程和时间要求(一)企业注册登记。

我市举行技能人才评机构业务培训交流会 全力推动技能人才评工作规范化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近日,2025年柳州市技能人才评机构业务培训交流会在柳州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举行。

智能全覆盖 炼钢更智慧 ——柳钢转炉<em>厂</em>建成智能装备集群为智慧炼钢提供支撑小记

智能全覆盖 炼钢更智慧 ——柳钢转炉建成智能装备集群为智慧炼钢提供支撑小记

减少转炉钢下渣量是提高钢水洁净度、钢坯质量以及降低炼钢成本的有效途径。“过去工人全凭经验来判断下渣的时机,现在全由数据说话。”

打造云端电洼地 拥抱“数字经济”蓝海 ——探访柳州大数据产业园降低电激活数字经济的妙招

在电稳定的状态下,柳州大数据产业园如何帮助企业节约用电成本?一分一厘的电与算力、招商等又有什么关联?带着疑问,记者跟随云上龙城公司运维部经理左志尧等人,在柳州大数据产业园的楼宇间穿梭,找寻答案。

聚焦痛点 助力“海”

当前,全球贸易局加速重构,企业在“海”过程中,面临国际规则把握、市场研判、合规经营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2025-04-30

市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攻坚小组多举措推动产业发展 延伸产业链 提升值链

柳钢炼铁总二烧车间烧结班长刘玉富说,烧结环冷废气余热利用工程投产后,不仅能将钢铁生产中的余热转化为电能,还能大幅降低烧结工序碳排放,预计每个月可创效30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以“智”造赋能基建 跑创新“加速度”

它们的现,不仅为施工单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损耗,更推动了预应力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迭代能力。

广西台措施撬动各类资本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将组建基金集群、提高财政资比例、加大让利支持力度

日报消息 据《广西日报》报道:记者8月7日从广西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公室获悉,为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中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我区台《广西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人工智能+”若干措施》,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基金或企业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