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减排项目 | 耗时 17 ms

应对气候变化丨建立全国碳市场,加快推进碳

经测算,相当于少二氧化碳放约56.2亿吨,少二氧化硫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二氧化碳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扭转,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的协同作用初步显现。

2020-11-30

报告:新基建二氧化碳放量较传统基建少7.24%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在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放量较传统基建少7.24%。2020年以来,“两新一重”的政策组合正在成为政策与投资重点。

2021-09-29

辽宁鞍山首笔支持碳贷款用于地热开发

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获悉,鞍山首笔支持碳贷款成功落地,金额5.17亿元将用于海城市地热水资源特许经营。根据测算,该二氧化碳量达12721.15吨。

2022-04-21

关于修改《节能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修改《节能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3〕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

中国学者研究显示:五年PM2.5下降约三成 是主因

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

2019-11-26

新疆节能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提速

08-22 08:54:46 新华网   作者: 杜刚  近年来,新疆不断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不仅惠及新疆各族群众,而且让全国人民用上了来自新疆的清洁能源,助力节能

2019-08-22

山东省出台十条措施推动碳支持工具加快落地

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标,人民银行设立碳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效应的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2022-02-18

中国明确新时间表影响几何?“十四五”是关键期

新的标对有关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要实现这个标,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企业家和研究者展开了热议。实际上中国的成绩一直是优等生。

2020-09-25

关于印发广西“十四五”节能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

,组织实施节能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放总量持续少,实现节能降碳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确保完成广西“十四五”节能标,为实现碳达峰

江苏省完成超低放改造的企业可免停限产

江阴华西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昌告诉记者,“今年1月,烧结烟气超低正式投运,运行半年来,烧结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放浓度值能够稳定优于江苏省钢铁行业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

2019-07-02

煤省山西发力“节能” 重点区域煤炭消费负增长

时下,山西逐步走出经济困境,能源消费需求旺盛和节能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山西万元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部分地区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节能之间的关系。”

2019-06-19

关注供暖季 | 吉林:空气能热泵供热 天更蓝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吉林省大力实施清洁能源采暖工作,吉林延边已经大面积采用空气能供暖,二氧化碳及各类污染物放大幅度少。

2021-11-16

甲烷成全球变暖帮凶 油气煤炭等行业关注甲烷

近年来,甲烷的放量和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度都在增加。6月19日,在2019全国低碳日甲烷论坛上,各方专家围绕甲烷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如何控制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放积极献策。

2019-06-21

美能源专家呼吁美加强与中国合作以实现

2019-11-15 11:12:45 新华网   作者: 周舟  11月14日,美国能源政策专家赞扬中国在低碳能源技术规模化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呼吁美国加强对华合作,促进全球

2019-11-15

去年中国52.6亿吨二氧化碳 提前完成下降承诺

11月27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全国碳放强度同比下降约4%,超过年度预期标0.1个百分点,较2005年累计降低45.8%。

2019-11-28

中国超额完成2020年碳标,碳中和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要求试点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节能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标的落实;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放交易制度

2021-06-17

生态环境部:水泥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

备受企业关注的《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措施制定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日前印发,其中对钢铁、焦化、铸造、玻璃、石化等15个行业明确了绩效分级指标,供各地制定分级管控措施时参考。

2019-08-22

能链智电CEO王阳受邀出席COP27,介绍碳“中国方案”

戴震强调,“中国以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和庞大的市场,正在创新性构建商业模式,少碳放;交通能耗碳放约占到全国碳放的10%,存量化石能源、增量新能源替换是交通的必然选择。

2022-11-25

马钢节能综合利用发电工程发电机吊装就位

2020-06-01 14:31:26 中国电力报   作者: 李正荣  5月28日下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马钢节能综合利用发电工程最重设备

2020-06-01

柳州推广循环经济节能 首批绿色园区公布

循环经济不仅为开发区带来了更多效益,为企业节能,鹿寨县空气质量也得到极大改善。

返回顶部 关闭